第123章(第2/2頁)

德妃之事傳到宮外,各家的驚愕先不提,江陵侯府的幾個主子也委屈得很,尤其是老太太,侯府出了位德妃,本該是鐘家的榮光,光宗耀祖之事,但德妃與侯府不睦的事滿朝盡知,尤其穆氏入宮還親口承認了,更是把不睦的事坐實了。

都知道德妃出自侯府,但德妃與侯府不睦,並不偏心侯府,這對侯府來說幾乎沾不上光,別人說起,也只是提一句德妃出自江陵侯府便罷了。

若是早知道一個庶出的姑娘有這等運道,能當真飛上枝頭當鳳凰,老太太哪裏還敢給她委屈受的,便是讓她把人當做祖宗供著都沒有不情願的。

“京城雖知道咱們跟德妃的事,但江陵府那邊卻是不知。”穆氏心中也後悔上回入宮沒把握好機會,跟德妃好好打好關系,德妃沒封妃前對他們江陵侯府就不冷不淡的,如今封了妃,對他們只怕更冷淡了的。

她膝下有皇長子,只要把皇長子牢牢把著,往後榮華也是受用不盡的,反倒是他們江陵侯府需要借德妃的勢的。穆氏眉眼跳了跳,突然提了句。

如今正是科舉之時,早在月前大房嫡子鐘雲坤,庶子鐘雲輝幾個就啟程回了祖籍江陵府等著參加鄉試。

穆氏當然是相信她膝下的嫡子雲坤能考中,不說雲坤在國子監讀書,得先生數次誇贊,便是她花費了大力氣把雲坤送去進士老爺府上,得名師教導,穆氏也相信鐘雲坤定能考中舉子。但光是考中在穆氏眼中還不夠。

庶子鐘雲輝也參加了鄉試,不提在書院讀書如何,更有姑爺趙大人親自教導,穆氏自覺庶子鐘雲輝當然是比不過她生的嫡子鐘雲坤的。但萬一呢…萬一那庶子當真走了運道,得了上邊監考大人們看重,壓了嫡子鐘雲坤一頭,那她臉上哪裏還有光的。

庶子壓了嫡子,只是這一想都能讓穆氏想見其他夫人們往後看她的目光來,呼吸忍不住一重。如今正是鄉試,光是考都要好幾日的,等考過,封卷、閱卷,放榜都要等上半月有余的。

江陵侯鐘正江心領神會,心中一動,但不過須臾就叫他頓時義正言辭的拒了,他到底是朝中官員,不是穆氏這等後宅婦人,冷著臉一甩了袖:“婦人之言!先不說那監考官出自何處,便只一條,都是京中官員。”

各地科舉正式開始,天子前朝事務才稍閑了下來,鄉試與院試不同,過鄉試者,已是可以在各地衙門任職為官了,天子對地方政務關心,對鄉試也十分重視。科舉前,聞衍親自指定了出身翰林或各部的官員前往,大人們領了試題往各地赴任擔當監考官。

試題由內閣擬定,呈上來叫聞衍定下,為防止試題泄露,天子多是會修改其中一些,這都是早年沿用的習慣,到當今也一直沿用,聞衍隨意改了幾處,這才命人漆好下發。

得了些閑來,聞衍順手端了手邊的參湯喝了一口,待參湯入口,這才反應過來。這參湯日日由膳房送來,聞衍沒開口拒絕,楊培便做主放到了手邊,平日他忙於政務,倒是不曾碰過,現下閑暇一些,反倒失了警惕,用了那鐘氏命人送來的參湯。

聞衍目光晦暗,目光落在清亮的補湯上,合上茶蓋,輕輕放下,正要問話,到嘴的時候頓了頓,拐了個彎兒:“後宮可有甚動靜兒的?”

楊培伺候在側,腦子裏頓時把後宮的事給一一想了想,正想說如今後宮太平,並無甚事發生,卻又到底顯得幹巴了些,楊培陪著笑,仔細把話給潤了潤:“回陛下,如今天日正好,娘娘們最是喜歡在禦花園子裏走動賞花,在太池遊湖了,德妃娘娘打理內務處妥當,娘娘們都沒有不滿之處的,除了德妃娘娘不時帶著大殿下前去永壽宮給太後娘娘請安,聽聞還學起了調香料了。”

聞衍目光落在先前喝過的參湯上,膳房倒是盡職盡責的,日日不斷的送了來,“還學調香了。”

天子話中意味不明,楊培不知其意,下意識的回道:“確是如此。”

鄉試完,各地監考官連日閱卷、放榜,鄉試、會試的考核都由監考官負責,等放榜前,監考官抄錄一份送入京城,呈天子閱覽,封卷存入各地貢院中。

江陵府,數千學子正候在貢院門口,等著辰時放榜。府門口人群湧動,身披鎧甲的兵士手持長槍刀劍,威風凜凜的擋著,不讓他們靠前,貢院四處的樓閣上,華麗的紗帳下,隱隱見到鮮亮的顏色和香氣透了出來。

辰時一到,貢院大門開啟,打頭身著朝服的長官手持榜卷,身後又跟著兩位戴朝冠的大人,齊齊置於告示墻張貼告示,隨著三位大人共同貼上榜卷,下邊的人群也不由得跟著提起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