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2頁)

聞衍松了口氣,其後幾日,綴霞宮果真再沒送藥湯來。

過完年節,還不到開春,宮中開了封,百官們開始上朝。大朝會後,天子留了彭、範兩位太傅並著幾位尚書大臣。

開春後向來是吏部最為忙碌之時,吏部官員絲毫不敢懈怠,吏部尚書烏大人被留下來時心裏便打好了草稿。

果然,在閑談了幾句後,天子目光移到他身上,問了起來:“官員調任之事,吏部可有何章程?”

吏部掌升遷、考核,朝中官員的功績如何他們了如指掌,吏部掌升遷之事多年,吏部內自有章程,烏大人被問起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心中不過一會就把話安排好了,被天子一問,也對答如流:“回陛下,吏部按的是百官的功績排的,臣以命人加緊把功績突出的官員名擬了出來,有不少大人已外放多年,如今正是該調任之時了。”

烏鶴的意思,是調任外放多年的官員,這些官員外放多年,資歷已經足夠。

不止烏鶴,各部行事都是如此,以穩、妥為主,外放多年的官員資歷足,也有功績,相比那些年輕的官員來,他們更願意提拔老人來,何況他們為官也是這般一步步上來的。以保險為主。

其實往年時也是這樣安排的,除了政績突出之外,吏部還會看外放官員的年紀,若是年輕,就壓一壓,把資歷足夠的官員放前邊,壓上幾年,等到年紀到了,資歷夠了,這才會把他們的名給添上來,吏部一向這般行事,擬上來的單子也是這樣安排的,天子過目了呈上來的單子,插手的時候少,都是應允了的。

這次天子問,吏部尚書也老實作答,安排與往年並無多少差別,聞衍聽了,點點頭,烏大人以為天子表示知道了,聞衍隨後又加了句:“外放多年的官員,多查一查,看看他們在當地的評語如何,朝中能辦事之人還是少了些,也不是非要挑外放多年的人。”

能做到重臣位置的官員非是普通官員,心裏的成算更重,尤其是像烏大人這等,更是會揣摩當今的心思,天子一句話便能夠讓他們在心裏轉三轉了。

烏大人心裏顫了顫,開始細細思索起來陛下這句話的意思。天子開口必然句句都是深意,陛下既然說了這話,便是在敲打他,讓他也要多看看外放資歷年頭不久的。莫非陛下心中已經有人選了?

烏大人在心裏篩選這個人是誰,最後隨著幾位大臣一同出了門。天子留下了彭、範兩位太傅,對著他們二位,聞衍便不若對朝臣一般威嚴,反倒放松了下來,目光在兩位太傅身上打量了幾下。

範太傅臉色紅潤,這些日子在家中想必是過得不錯的,彭太傅臉色不如範太傅,但也沒有疲憊蒼老之態,聞衍就著香茶喝了一口,笑著說了句:“太傅家中的事已經處置好了。”

天子非是疑問,而是陳述,範太傅眼神帶笑,往彭太傅身上瞥了瞥。彭太傅身子一僵,臉上不大自在,隨即朝聞衍擡了擡手:“回陛下,已安置妥當了。”

範太傅“嘖”了聲兒,忍著嘴邊的笑。

彭家的事也是這兩日才總算妥善解決了。彭太傅到底是為了家中和睦,私自出了大價錢,把那遠方表妹家的舊舍給加快修葺完整了,那遠方表妹一家從彭家搬了出去,彭家自然也就清凈了。

彭太傅那花的大價錢,還是朝他借了不少呢。

彭太傅在範太傅身上看了看,眼中含著警告。聞衍端坐上首,把他們的小動作看在眼中,卻什麽都沒說,彭家的事這中間想來是定有些隱情的,但他卻沒這個心思去探究臣下家中,讓人事無巨細的稟報。

聞衍點點頭,同他們說起了正事:“朕打算為皇長子挑幾個伴讀,不知兩位太傅可有人選?”

彭、範兩位太傅在宮中多待了片刻才出了宮,二人剛出得宮門,還不曾上轎離去,被烏大人先一步給攔了下來。

烏大人朝他們擡手:“兩位大人可算是出來了。”

彭、範兩位太傅面面相覷,範太傅開了口:“烏大人,你不是已經先出宮了嗎,怎的還不家去?”

烏大人忍不住苦笑,他方才想了一路,實在不知天子到底是何含義,更不知天子到底是有意提拔誰,天子雖只一句話,但身為下屬,哪裏敢不把事情辦妥當的?烏大人想不到,只得求到了彭、範兩位太傅身上來,想得他們指點一二。

別人許是不知道天子含義,但他們二人身為陛下心腹,是天子幕僚,對陛下的意思是肯定知道一二。

烏大人方才胡思亂想的時候,也想過數種可能,“…莫非是哪家娘娘家的?”

陛下曾經嚴令不讓這些皇親們走後門,甚至還為此發過大怒,發作過他們,莫非如今是不好出爾反爾,損了天子顏面,給他們暗示,叫他們先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