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第2/3頁)

聖旨下到不久後,貴妃的賞賜也下來了。

鐘萃為幾位先生都備了禮,禮到顧家,很快送到了顧元舜面前來。裏邊是兩方硯台,幾卷孤本,幾幅字畫。

顧家不缺銀兩,家學厚重,這些字畫正是按顧元舜的喜好送來的。

顧元舜心生喜意,在幾幅字畫上拂過,又不禁問道:“貴妃可還給其他家送了?”

現在多事之秋,容不得顧元舜不多想。

太子少師為東宮屬臣,太子班底,陛下既然下這樣的旨意,那他以後身上便有東宮屬臣的印記,是不能與皇子黨走近的。

若是貴妃想借此拉攏他,他是斷然不會應的。

伺候的回道:“送了,幾位先生人人都有份。”

說著,伺候的人遲疑了一二。

“怎麽?”

顧元舜側了側身,下人便說:“方才有信傳來,大皇子被封為定王。”

皇子早早被封王賜府的並不少見,當今也不過幾歲就被立為皇太子,顧元舜親眼見過皇長子是何等受寵,對他早早封王之時並不意外。

“定王府邸賜在何處?以何處為封地?”

皇子們賜府封地時,原封地會同時改名,同皇子封號同樣。

下人覺得奇怪的便在此處:“定王並未在宮外賜府邸,賜封地,只賜了宮中承光殿為定王宮室。”

堂堂皇子封王時竟沒有府邸和封地賜下,這哪裏不奇怪的。若說受寵,定王不過剛開蒙之齡便封王,也算本朝獨一份了,當是在陛下心裏十分有分量的,但偏生封王後,又沒有府邸封地賜下,這又像是不受寵的了。

“承光殿。”

顧元舜微怔,下人不知宮中規矩,但顧元舜卻是知的,皇子們在年滿六歲後都要搬去前殿的皇子所裏居住,與諸位兄弟們住在一處,寓意是讓皇子們能培養兄弟之情,但單獨賜下宮殿的卻沒有。

只有皇太子才有單獨的東宮賜下。

顧元舜只覺得如今情形越發復雜,他如今見到字畫的高興之情盡數澆滅,頭疼的揉著眉心,擺擺手讓下人們都去外邊伺候。

沒一會,外邊傳來下人們輕哄著少爺小姐,讓他們不要進來打擾了,顧元舜聽得是一雙子女的聲音,開了口:“讓他們進來吧。”

他這一雙子女平日格外大方懂事,但現在兩人氣鼓鼓的走了進來,女兒眼眶通紅,兒子憤憤不平,一看便是鬧了矛盾。

他們也不過才四五歲的年紀,便是平日裏再大方懂事,也會有鬧脾氣的時候,顧元舜見到他們,被朝中煩心事攪得心緒浮躁的情緒一下平復下來,朝他們問道:“怎麽了?”

顧小姐先指著旁邊的小少爺開口:“哥哥不好,他說我念書沒用。”

小少爺也不依的開口:“本來就沒用,女子不能參加科舉,也不能當官。”

顧小姐仰著小臉問顧元舜:“爹爹,為何女子不能當官?”

為何女子不能當官?

庶子如何不能被立為皇太子?

在顧小姐問出口的瞬間,顧元舜一下打通了任督二脈。

他終於知道了為何如此違和。

定王,定天下太平。

皇子要賜府封地,皇太子卻是不用,因為皇長子本就要住在宮中,坐鎮東宮,一同臨朝。

當今並非是先立太子少師,再立太子,而是太子早有,才設立了太子少師。

旁氏端了湯水來,見他如此模樣,關切的問道:“爺怎麽了?”

顧元舜還為心中的猜測大駭,他在女兒頭上輕輕拂過:“女子雖不能入朝為官,但讀書卻是有用的。”

顧元舜起身,朝旁氏道:“取了朝服來,我要入宮。”

從宮中發出的旨意接連打得人回不過神兒來,各家憂愁下,有顧元舜吸引了所有的風頭,貴妃給幾位先生送禮的事便不值一提。

禮到了杜家,卻只有薄薄的一層,揭開綢布,盤子上只有兩張紙,一張房契,一張銀票。

杜君還未反應過來。

送禮的人在杜君的皂靴上隱晦的看了眼:“杜大人只管收下便是,每位大人處都有禮,大人進京不久,想來在京城還未置辦下產業,娘娘說了,大人好了,也好為朝中辦差,無論何時,杜大人也不要虧待了自己。”

送禮的人走了,鐘雲輝從房中走了出來。

他正是為了躲家中鐘王兩家的喜事,這才到好友處稍作歇息一番,鐘王兩家交換了庚帖,今日正在過禮,再過上幾月,等日子定下便要結親了。

世家結親從換庚帖要走好幾載才過完三書六禮,最後結親,但鐘王兩家一切從簡,只短短幾個月就走完了禮。家中氣氛沉悶,尤其母親看他格外不順心,鐘雲輝便躲了出來。

他目光落在那張房契上,在杜君肩上重重拍了拍:“你倒是好福氣,這條巷子上住的可都是四五品的官員們,院落清凈,價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