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頁)

誰不知道賈母並不重視林蘊這個所謂的外孫女?不過是面上說的好聽罷了。

兩人互相演一場,彼此心照不宣。

走到穿堂,平兒迎出來。

“二奶奶,有客人來了。”

“說是咱們家的什麽親戚,叫劉姥姥的。”

林蘊腳步一頓。

劉姥姥這個時候就來了?

這是紅樓裏難得自始至終都實誠的人。

有心結個善緣,林蘊忙道。

“還想著請嫂子用飯,既然有客人,不如一起請了吧。”

“就當是我托嫂子辦事的回禮。”

王熙鳳擡眼笑起來。

“一頓飯就當做回禮,可不夠我辛苦,少說十頓八頓。”

“早聽說你院子裏小廚房好,我就不客氣了。”

說罷,擡腳就往前走。

平兒忙回屋,請劉姥姥和板兒也往降雲館去。

飯食就擺在平時玩耍的東廂房,寬敞又亮堂。

只是劉姥姥和板兒進來的時候,王熙鳳的臉明顯僵硬了一瞬。

無他,只怪劉姥姥身上的粗布破衣,還有板兒那淌著的鼻涕。

“噗嗤。”

林黛玉沒忍住笑,忙捂著嘴掩飾,又叫雪雁拿帕子給他擦。

劉姥姥賠笑,得了幹凈的帕子也舍不得用,只攥在手裏。

“給奶奶,姑娘們請安。”

“小人鄉下來,不懂規矩,惹姑娘們笑話。”

“你還不快跪下請安!”

一邊說,一邊按著板兒叫他磕頭。

王熙鳳冷眼瞧著。

“起來吧,小孩子家家。”

“既然是親戚,就該多走動,我和姑娘們輩分小,就稱呼一句姥姥。”

“您來可是有什麽事?”

劉姥姥搓著手站起來,局促不安。

“也沒什麽大事,就是家裏遇到些事情。”

斟酌著用詞,她將對周瑞家說的話又小心說了一遍,不外乎就是家中窮苦,沒有余糧過年。

王熙鳳人精一樣早有猜測,聞言輕嗤。

“您這話說的,親戚們互相幫襯是常有的。”

“我手上正好有太太賞給身邊丫頭做衣裳的二十兩,您要是不嫌棄,我就叫人回去取。”

二十兩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便是賈府的姑娘一個月才得二兩月錢,王熙鳳手指縫裏漏下來點,卻夠尋常人家吃用一年。

劉姥姥喜出望外,跪地磕頭念佛。

“奶奶心善,菩薩保佑,多謝奶奶。”

林蘊笑著插話。

“既然嫂子給了,又在這院子裏,我也不能空手。”

“青梅,去取十兩銀子來,一並給姥姥帶回去。”

林黛玉也叫紫鵑去取五兩,如此拼拼湊湊,共有三十五兩。

清苦人家一輩子沒見過這麽多錢,劉姥姥喜得眼淚都出來,板兒的眼睛卻只盯著桌上燉魚。

林蘊見王熙鳳實在嫌棄,也不勉強。

叫人在外間給劉姥姥和板兒單獨支了小桌,又端上雞鴨等大葷的菜,雙方各吃各的。

王熙鳳果然滿意,飯後派人送劉姥姥出去,說了會子閑話才離開。

到了晚間,周瑞家的過來。

“姑娘們好,我替薛姨媽來送花。”

“一共四支,兩位姑娘一人兩支。”

盒子打開,裏面空蕩蕩的躺著四支絹花。

林黛玉從書中擡起眼皮,瞅了一眼就嗤笑出聲。

“這花是只我們姐妹有,還是大家都有?”

周瑞家的還沒有察覺氣氛變化,笑著說道。

“姑娘們都有了,這幾支是你們的。”

雪雁過來倒茶,故意將茶盞用力放在桌上。

林黛玉放下書訓斥。

“這是什麽規矩,我是教你這麽對待客人的?”

“又不是那輕狂人家,一點道理不懂,出去可別說是我教的。”

青梅緊跟著過來上點心,看似不輕不重,卻發出清楚的碰撞聲。

林蘊也放下書。

“才剛說雪雁,難道就不是說你的?”

“咱們林家又不是小門小戶,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克扣你月錢。”

姐妹兩個一唱一和,周瑞家的臉都青了。

偏偏她理虧在先,無法反駁,隨便敷衍兩句轉身逃離。

紫菱上前來,拿著絹花給外面值守的幾個二等小丫鬟分了,一等丫鬟以上誰也沒要。

隔壁院子,王熙鳳正拿著絹花看。

“瞧著是新花樣,平兒你拿兩支,明日送到寧國府給蓉兒媳婦。”

“我與她最投緣,她又年輕,戴著正好。”

平兒答應一聲,上來拿新盒子裝了。

“剛才我看周瑞家的盒裏還有四支,又是往降雲館方向去。”

“林大姑娘怕是要給她吃掛落。”

王熙鳳伸個懶腰,坐在梳妝鏡前。

“本就不是這麽個規矩,我好不容易忙完一天,才不去討人嫌。”

“林大妹妹是個有主意的,又不要在府裏過生日,擺明了不想攙和,這才不怕得罪。”

“可惜,若是我們家的姑娘就好了,也能幫著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