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牽手牽上癮了?

長公主生辰迫近,宋奾只在肅清侯府待了三日,臨走前照例到四梅院道別,大嫂姜氏正在屋裏伺候。

譚慧之飲著茶,待宋奾說完擡頭覷了一眼,道:“衛家郎君可來接你?”

宋奾搖頭。

“你回娘家三天,夫家不聞不問,外人看來算什麽?我們家的臉面往哪裏放?”

譚慧之終於找到地方發作,“你要時刻記著,你是肅清侯府的女兒,你做了什麽外人指摘的都是肅清侯府。”

“往後若是無事便不要單獨回來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在將軍府受了什麽委屈回家來躲著哭。”

譚慧之說話十分不客氣,宋奾默默應下,她並不想在這種時刻與她發生沖突,忍一忍便過去了。

“二妹妹快些回去吧,這天瞧著要落雨,雨下起來就不好走了。”姜氏好心勸了一句,轉頭看見譚慧之的臉色就不再多言。

“母親,那女兒便先回了。”

譚慧之揮揮手,低頭繼續飲茶。

宋奾剛走到門口就看見宋懇宋瑜與衛淩一起走來,當下僵在原地。

宋懇看起來十分高興,“阿奾正好在,等會便與域川順道回去吧。”

宋奾看向衛淩,一臉疑惑。

目光在空中相碰,衛淩緩緩一笑,繼而朝倆人道:“若不是公務繁忙,小婿當與嶽父大哥開懷暢飲才對。”

“自然是公務要緊,開懷暢飲有的是時間。”三人越過宋奾往裏走,衛淩落在後頭,自然牽過她的手。

宋奾一時不習慣,可等擡頭看見屋內譚慧之復雜的神色後終是沒掙開。

譚慧之先前才借由衛淩不來接人而向宋奾發難,如今不過一刻衛淩就出現在這裏,狠狠打了她的臉。

走入廳堂,衛淩松開她,拱手問候:“見過嶽母。”

譚慧之臉色不好,只淡淡點了頭。

“這幾日勞煩嶽母照顧阿奾了,小婿略備了薄禮,聊表心意。”

白亦拿著禮物上前來,譚慧之臉更黑了,一旁宋懇倒是不斷頷首,“一家人還如此客氣做什麽,快坐快坐。”

幾人坐下來,宋瑜說著:“先前還未向域川道謝,若不是大理寺相助,那敵國奸細我們不會如此順利就將其抓捕,到時候上頭怪罪下來整個禁軍都擔不起。”

“舉手之勞罷了,大哥無需放在心上。”衛淩眼神經過宋奾,道:“這事也多虧了勇毅侯府的小公子,聽聞若不是他,那奸細就跑掉了。”

宋奾暗地一驚,驀然想起永興巷發生的事,原來蕭公子當時幫的還是宋瑜?

“是,蕭公子還受了不小的傷,好在已無大礙。”

下人送上茶水,宋奾看著衛淩擡起茶杯,虛抿一口後放下,“不過現在雖是太平盛世,關外與盛京仍是布障重重,這奸細是如何溜進來的,大哥還需好好查查。”

宋瑜深有同感,“不錯,如今禁軍已和順天府聯起手來,誓要抽絲剝繭,將奸細的老巢扒出來。”

“好了,域川好不容易來一趟,你們怎麽還說起公事來了。”宋懇笑著打斷倆人,轉向衛淩:“將軍與郡主身子可好?上回在酒肆中遇到將軍,我險些認不出來了都。”

“家母與家父一切尚好,父親愛喝些小酒,於吃食上不太拘著,近來是日漸圓潤了些。”

“那是將軍有福氣啊,外有常思保家衛國,內有域川為朝廷效力,將軍與郡主只等著坐享齊天之福便可。”

宋懇一陣恭維,衛淩笑著揭過。

“阿奾,給長公主的賀禮可備好了?這也沒幾日了,千萬別出什麽差錯。”宋懇突然問道。

宋奾愣了一會,擡頭時看見衛淩也正好朝她望過來,目光探究,正欲開口,他先替她答了,“嶽父無需擔心,給外祖母的禮我們早就備下了。”

“那便好。”

我們?

衛淩並未與她說過這件事。

屋內話題已岔開去,宋奾轉頭望向身邊男人,他目光溫和,宋懇問一句,他答一句,一點不耐都沒有。

成婚至今,衛淩陪著她回門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次回來不是因為老太太生辰就是父親生辰,就那麽幾次裏他都是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哪像如今?

一時四梅院裏氣氛融洽得讓宋奾不敢置信。

快要離開時外頭果然淅淅瀝瀝下起小雨來,下人取來紙傘,衛淩接過其中一把,將宋奾牽至身旁,與幾人道別:“嶽父嶽母,大哥大嫂,域川下回得空再來拜訪。”

“好好好,快回吧。”

等倆人走遠,宋懇嘆道:“如今阿奾與域川夫妻和睦,也算了卻我一樁心事了。”

當初阿璇走時最放心不下自己這個妹妹,怕她在將軍府受欺負去,千叮嚀萬囑咐自己要照看好阿奾,現在阿璇該如願了,阿奾哪還需要他照顧。

一直默默不語的譚慧之“哼”了聲,“我可聽人說了,端容郡主早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