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扔了。”

“亂叫。”郭皇後低聲說了一句。

按照輩份來說, 衛淩應該叫皇帝一聲舅姥爺,那沈娥自然也算是他的表姑,不過這孩子仗著自己年紀小, 老是叫人家哥哥。

沈娥嬌俏吐了吐舌頭,並不打算改正。

其實郭皇後是有些詫異的, 她以前只在宣帝身邊見過這個年輕人,不明白他今日突然到訪是為何。

衛淩不僅是長公主疼愛的外孫,眼下還是宣帝手裏的重臣,自家女兒這段時日又頻繁在她耳邊提起他, 郭皇後不得不坐直身子, 重新審視眼前人。

只見衛淩不經意掃過立於中央的宋奾, 隨後站到她旁邊,問安:“臣衛淩, 見過皇後娘娘, 寧國公主。”

沈娥還想說話, 被郭皇後一個眼神制止, 乖乖坐在位置上,只是一雙眼睛不離衛淩。

郭皇後端莊笑道:“什麽風把衛大人吹到本宮這含光宮來了?”

“聖上打算在七月上旬前往寶峰山納涼狩獵,一應事務皆交給了微臣,正好遇上乞巧節,臣便想著來娘娘這討個對策, 怎樣才能辦得讓聖上暢意,讓娘娘公主舒心。”

沈娥聽完就急急說:“我先前還在埋怨父皇把納涼的日子選在七月上旬,害我錯過乞巧節, 這下好了,我可以在寶峰山過乞巧節了,域川哥哥, 你太好了!”

郭皇後道:“往年倒沒遇上這種情況,不過這宮裏的乞巧節哪有宮外熱鬧,本宮又一把年紀了,不懂你們小年輕都喜歡什麽。”

這事她聽宣帝提起過,納涼狩獵是東夏傳統,今年聖上選的日子在七月,難為他細心還能想到乞巧節去。

幾人說著話,宋奾站在下面,默默不語地顯得有些突兀,皇後便問她:“宋娘子,現在外面的乞巧節都有什麽花樣?你不妨與衛大人說說。”

這......乞巧節大多是小姑娘們過的,宋奾都好幾年沒過過這個節,就算這兩年她勉強算個“姑娘”,只是她那天哪有什麽心情去湊熱鬧,因此自然無從知曉有什麽新花樣。

不過皇後這樣問了,她只好回憶起未出閣時和長姐乞巧的那些日子,“民女只記得吃巧果、拜織女魁星、鬥巧賽、青苗會這些,每年都有所不同,形式花樣層出不窮。”

衛淩轉向她,說:“宋娘子稍等可否與在下詳細說來?”

“這些都是代代傳下來的習俗,禮部或許知曉得更清楚些,民女所言不足為據。”不過一個簡簡單單的乞巧節,宋奾弄不懂他這是要做什麽。

“沒錯,衛大人可與禮部商議商議。”

衛淩視線這才從宋奾身上淡淡移開,作揖道:“是。”

“衛大人有心了,不過此次出行納涼狩獵才是重中之重,乞巧節只是錦上添花。”郭皇後道。

“是,微臣知曉。”

“域川哥哥,你別聽母後說的,我覺得乞巧節才最重要。”沈娥反駁,臉上有些期待。

衛淩只笑著,沒答話。

按理說事情也說得差不多,衛淩應當離去才對,但他偏偏沒有告退之意,郭皇後只好問:“長公主身子如今可康健?”

“外祖母身體尚可,只是最近綿雨天氣較多,聽聞腿腳不是太方便。”

沈娥一聽,看了一眼衛淩,拉著郭皇後的袖子道:“母後,我想出宮去看看姑姑。”

這回郭皇後沒阻止,“本宮也許久沒見過你姑姑了,那你便出去一趟,代本宮問候一聲。”

沈娥隨即高興朝衛淩道:“域川哥哥同我一起去好不好?”

“最近公務繁忙,恐抽不出時間。”

沈娥眼見地失落,“那好吧。”

郭皇後都瞧在眼裏,可她不好說什麽,只能問旁邊還站著的不相幹的人話:“宋娘子,本宮先前說的事你考慮得如何了?當朝女官不多,這個進宮的機會十分難得。”

“回娘娘,此事民女尚不能做決定,能否容民女考慮兩日。”

郭皇後以溫婉和善久居高位,這會兒自然不會逼迫一個老百姓做不願意的事,“那就考慮兩日。”

--

沈娥回了自己的寢殿,臉上早已沒了方才的嬌蠻姿態,神色比郭皇後還要莊重幾分。

喝過一口茶,沈娥對身邊人說,“秋兒,你讓人去查查這個宋娘子到底是誰。”

“是。”秋兒應下,“公主,這個宋娘子可是不妥?”

不妥,實在太不妥了。

她起初只是在錦書房拿到了那絲方帕,那些人說是在正陽大街的繡坊買的,說什麽有銀子都買不著,那股子炫耀之意她實在看不過去。

於是將帕子拿到了母後跟前,自然而然有了今日這一幕。

那些“有銀子都買不到”的東西,以後都會是她一個人的。

但誰也沒想到衛淩會突然過來,別人也許沒發覺,可一直盯著衛淩的自己沒錯過他任何一個眼神,他是為這個宋娘子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