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不著急娶妻。”……

南洋商會地址設於正陽大街, 離繡坊不遠。

宋奾這些日子不是在商會就是在鋪子裏,忙碌又充實。

南洋商會初初成立,就連規章都未擬定, 宋奾既然答應了烏起隆,便也想盡一份心力, 能做一些是一些。

為此尤四娘說她胳膊肘往外拐,說她一個東夏人還去幫南洋人想法子去賺自己人的錢。

宋奾不這樣想,在烏起隆等人未到盛京前就有不少南洋人在這兒做些小生意,可他們常常因為人生地不熟而受欺負, 如今商會的設立就像是娘家裏來了人, 終於有人為他們撐腰。

都是謀生的老百姓, 只要不坑蒙拐騙不作奸犯科,老老實實做生意的, 東夏人與南洋人又有何異。

宋奾正在看昨日邦卓與蔣侍郎草擬的商貿合約, 她不懂的東西太多了, 其中一些條目不止單純只是交易, 背後許還蘊含著兩朝之間的利益相博,她須得從頭學起。

孫娘子從側門進來,手裏端著碗甜湯。

“宋姑娘,先用點東西吧,你這一大早的過來到現在都沒動過了。”

孫娘子是前幾日才來的, 平日裏主要負責商會裏大大小小的雜事,也是除宋奾外的唯一一名女子。

宋奾看了半日確實有些累了,她放下那幾張密密麻麻寫著字的紙, 雙手輕輕拍了拍臉頰,好讓自己清醒清醒。

孫娘子將甜湯送到她跟前,“填填肚子。”

“謝謝孫姨。”宋奾沒用多少就放下了碗, “孫姨,您之後不用給我做這些,商會裏的事情都有得您忙了。”

只要她在孫娘子就會過來送東西,今日是甜湯,昨日是糕點,害得宋奾都有些不好意思。

“沒多少事,我見你們常常忙得顧不上吃飯,這哪行啊,餓壞了身子可不劃算,我剛剛還給幾位大人送了過去。”

宋奾略略放下心,問:“邦大人在嗎?”

“烏起大人來過一趟,倆人方才一起出門去了。”

“嗯。”

這合約中她有好幾處疑惑,想著問一下邦卓,看來只能改日了。

宋奾說完又埋頭研究,孫娘子默默退了出去。

剛出門就遇到個小廝,小廝與她一同走回廚房,“孫姨又特地給宋姑娘送湯呢?”

孫娘子作勢要敲他的頭,“什麽特地,別亂說話,廚房還有,要喝自己去盛!”

小廝輕巧躲過,嘖嘖道:“要我說,咱們是得好好緊著這位宋姑娘,那商約還沒定下來呢就先給了她看,邦大人就不怕她泄露出去?還有,我瞧著烏起大人對她比對邦大人還要上心,也不知什麽身份來歷。”

“什麽身份來歷也不是你能管的,做好你的事。”

倆人漸漸走遠。

--

這日晚上宋奾沒怎麽睡著,腦海裏都是那些個條款。

第二天早上先是去了一趟東安街處理繡坊事務,隨後直接到了商會。

商會正堂大門敞開著,裏面有說話聲傳來,邦卓應是在裏頭,宋奾讓人先稟了聲,得到回允後才進門。

可剛邁過門檻她就愣了,衛淩也在。

他坐在上首,同烏起隆倆人一樣望過來,眼神平靜。

衛淩既在,他們肯定是在說事的,宋奾收回腳,“邦大人,我改日再過來。”

“宋姑娘來得正好,快來。”烏起隆趕忙道,就差起身親自過來迎接。

宋奾只好進去,乖乖坐在一旁。

衛淩移開目光,邦卓繼續問:“衛大人,東夏造船術是否歸屬民間所有?”

“東夏的海外貿易一直掌握在一些大商戶手裏,這兩年朝廷才逐漸收回,造船一事確實還不是我們能管的。”

“也就是,只要有銀子,這船就是誰都能造?”烏起隆道。

衛淩頷首。

邦卓笑了,“東夏造船術比南洋好不知多少,那我們就趁這個機會多造它幾艘!”

衛淩提醒一句,“這事早晚要掌控在朝廷手裏,只是時日問題。”

“那我們就早些造!”

一旁宋奾默默聽著,想了想,還是說出口,“邦大人,我看過商會的賬戶,昨日也估算了咱們一趟船能掙多少銀子,我覺著,那些支撐不了我們造一艘船。”

堂裏瞬間安靜下來。

烏起隆與邦卓都皺著眉思考,若是在南洋,銀子的事哪用擔心,可這兒是東夏,他們確實一下拿不出那麽多。

而上頭的人不同,他看向宋奾,一副正經商量的語氣,“你是如何想的。”

宋奾對上他視線,冷靜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曾想過能不能直接在港口設廠提煉礦石,可這樣成本更大,而且東夏冶煉業歷來屬於官家,比造船更難實現。”

“昨日我看了那合約條款,上頭說銅礦交易直接由官府運至碼頭,這樣一來南洋確實省心省力。”宋奾停了下來,問衛淩,“衛大人,我讓人問過,東夏最大的銅礦產地在西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