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兩百年(第2/3頁)

以一個年份為點,前後百年,要一年一年地查過去。

某一頁舊書裏掉出只書蠹,盛流玉的手一頓,停在半空中,那八腳的蟲便手忙腳亂爬遠了。

小長明鳥的眉頭皺緊,就那麽停在那,好半晌,才翻過那一頁,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

良久,待翻完那本書,重新洗了手,才拿出紙筆,寫下幾行字來。他要與謝長明爭辯,謝長明從前說的不對,書他也不是不能整理,遇到了書蠹,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但是,最後還是要添一句,以後還是讓謝長明挑完了給自己才好。

總之,無論發生了什麽,飼主好像都逃不了幹系,盛流玉的任性、嬌氣,種種壞脾性,在這些小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盛流玉日夜不歇地看了幾天的書,長老也來說有什麽想知道的盡管來問,盛流玉只說修行有礙,須得看書理平心境,打發過去了。

兩百余年來,小重山的記錄看起來確實完美無缺。但費心掩蓋的,總會有缺漏。如果本就知道結果,再去刻意佐證,則更加容易。

一個人想要證明什麽,比找尋真相更為容易。

與一般修仙之人相比,小重山的眾鳥,大多時候壽命更長,修為也更穩定。人的資質難以鑒別,鳥的資質卻依靠血脈。所以如無意外,重華宮中人員的調動也不會頻繁,而長老則是根據修為與名望推選出來,選出一位很難,退出一個也不容易。

兩百一十三年前,盛百雲遭遇襲擊,受了重傷,保護盛百雲的護神衛死了一百零六人。除此之外,再加上次年病退,修為不足,與外界勾結的,又統共退了七十一人。貼身的護神衛總共兩百人,每個的修為都在元嬰之上,在外可做一派長老,可這麽多人,竟在兩年內幾乎全軍覆沒了。

這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

而長老原有五十四人,三十個出自八大族,其余二十四個,來自偏僻的小族,其中有一個就是秦籍。秦籍雖死,但他死前聲望已到了極點,幾乎到了能與盛百雲分庭抗禮的程度,甚至上次去往麓林書院,監視盛流玉,都不需盛百雲的同意。而在二百年前,五十四位長老中,他不過是寂寂無名的一個,出身不知名的小族,典錄上不過記了個名字。

但是和護神衛一樣,長老院也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清洗,死的死,退的退,秦籍從此手握權柄。

盛流玉不知道為這段過往裝點掩飾的人是怎麽想的,死了這麽多,與其編這麽多一看就有缺漏的借口,倒不如說是小重山中突然流行鳥瘟,全死了個幹凈,說不定他還能多信一分。

那兩年,究竟發生了什麽?

盛流玉低斂著眉,看起來是一如既往的平靜。或者更準確地說,為了他的出生,盛百雲和小重山到底付出了什麽?

他還不知道,他只是在想。

回到小重山後,鄒行覺得諸事順利。

歸途中,殿下雖然也叫過幾個別的侍衛,但最看重的還是他,依舊叫他辦事。那些吩咐有的沒頭沒腦,像是中間截了一段給自己,還有別的人去做其余的。鄒行是聰明人,細細思索後明白,為主子辦事,本來就不該問太多。

更何況他也能察覺到些端倪,是兩百多年前,不太能提的舊事。那時鄒行才出生不久,剛能化形。母親是外嫁來的別族,血脈更為稀薄,但長得十分美麗出眾,且為人謹慎,格外聰慧。以她的血脈,這輩子修到金丹,已經到頭了,再努力也無寸進。與修仙的人族不同,人族天生的資質不佳,還可靠後天努力,或是頓悟突破——愚人悟道,便是這個道理。小重山的鳥修行起來是容易得多,但繼承了多少長明鳥的血脈,便修行到什麽程度,只能如此。能突破血脈禁錮的,千萬中無一,只能認命。所以母親早早將心思放在了別的上頭——為唯一的孩子打點前程。族中的族老中,有個在重華宮當長老。母親同那位族老家的關系很好,已經定好將鄒行送去當護神衛,那是個好去處。但她的打算沒能成真,那位身體康健,修為極高的族老便突然因病去世。

世上有這樣的急病嗎?族中的人聚散往來,哀嘆悲戚,大約是覺得前途未蔔。

母親抱著他,溫柔地告訴他,重華宮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仔細想想也不是好去處。長明鳥就像小重山的太陽,離得太近,借得了那光,但也容易被灼傷。她希望他能平安。

鄒行覺得她是世上最好的母親。

然而她已經死了。她死的時候,鶴發蒼顏,老得不成樣子,多少丹藥也救不了她。是她的壽數到了。母親比父親小五十歲,父親化成人形時,還是個青年人,也早娶了別的女子,孵了別的蛋。

母親臨死時說了很多,說年輕時:“你父親要娶我時,我心裏很高興。真是喜歡他,又覺得自己算是高嫁了,與別的姐妹不同,命運也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