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2/2頁)

左右這個概念並非不存在,人有左右手,朝中有左右丞相,軍中有左右將軍。可以說,是個人都知道左右。然而,事實是淮軍之中大多數人就是不知道左右。

可笑的事實讓陸四意識到必須盡快著手制定淮軍訓練制度,起碼要教會這些農民們最基本的常識。

眼下,只能先湊和著。

淮安離寶應縣城有一百多裏路,輕裝前進,按每日步行40裏左右速度,得兩天後。如果是坐船走更慢,最少得三天。

讓各家首領各挑100人行動,便是要急行軍,以最快速度殺到寶應城下。

淮揚兩座府城都沒什麽兵馬,下面縣城更是沒兵。

陸四老家鹽城縣就沒有駐軍,只有新興場和西溪場兩個巡檢司。因此只要淮軍能快速抵達寶應縣城,破城根本沒有問題。

隨著陸四一聲令下,淮軍行動了,急行軍這個概念陸四也只是草草說了下,他以為眾人都知道怎麽做,哪想落實下去後卻成了一個“快”字。

結果便是包括風字營、新二營在內所有人都撒腳窩子往南邊跑,起初跑得很快,把運河上的漕隊一下甩得老遠,沒一會隊伍就奔出去十幾裏,可隨後隊伍漸漸的就開始拉稀了。

越走越慢,有的人跑不動索性就不跑,往河堤邊樹下一坐,累得上氣不喘下氣。

本來還前後緊連的隊伍也松散一塌糊塗,一些地段後面的人離前面的人怕有一裏地。

這時候要是有支官軍殺出來,那就是真正的棍打七寸了。

陸四能說什麽,只能說無組織,無紀律,無訓練,以及他太無知。

任重而道遠。

要將淮軍打造成強軍,可不是僅憑前世軍訓的幾個印象就能做到的。

為了防止隊伍再拉稀下去,陸四只能下令在清江埔稍作休息,然後把營官和首領們召過來,告訴他們接下來正常行軍。前後距離絕對不能超過半裏,隊官必須和其隊行動,哨官也必須和其哨行動。

不如此調整的話,三千來人能拖成十幾裏長的隊伍。

清江埔被亂軍洗劫過,鎮子裏的居民不見蹤影。

望著可以後蘇州園林相媲美的一些大宅正在冒煙,陸四心中有所觸動,爾後卻是吩咐孫武進帶一隊人將鎮子裏沒有燒毀的建築,管他是民居還是大戶的園林,統統焚毀。

他必須這麽做,因為清江埔是淮右官軍渡過運河直達淮安城的必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