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千年下來,積蓄甚多(第2/3頁)

故只要陸四不走老路,能夠堅定的帶領大順基本盤推行新政改革,甚至可以將占中國主導思想兩千年的儒教一網打盡,或者說改良儒教,使之成為符合大順發展,符合時代進程的一個新思想宗派。

三大宗,儒、道、佛。

道教現在不敢叫嚷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徹底老實,前明時龍虎山雖很風光,但也是半點手不敢插向世俗的。

儒教因為孔夫子的不孝子孫騷操作,已然讓大順陸監國決意另立衍聖公,搞出人人都可當聖公的新觀念出來,隨著大順各項新政的推行,儒教的改良或者說退出歷史舞台是必然的事。

那麽剩下來就是這個佛了。

中原的佛,比龍虎山還老實,頂多有個把如少林寺那般強占田產、欺男霸女的,其它的寺廟,大抵都是向錢看。

陸四對文武痛心疾首指出青藏等地佛宗對當地百姓荼毒至劣。

辛思忠的上書中說當地人活在佛子陰影之下,連生老病死、嫁娶節日都由佛和尚們一手主導。和尚們為了衣食無憂,強迫當地人將一生勞動所得大部供奉給寺廟,自己必須節衣縮食,哪怕孩子餓死都要先保證和尚們吃的好,說什麽只有這樣就能顯示對菩薩的虔誠,才能得到神明的保佑,能夠超度苦海,死後升入天國,來世會有幸福。

“都說和尚是出家人,與世無爭,六根清凈,不問紅塵,然何以這青藏和尚卻可以漁肉百姓!……自古以來道場以無事為興旺,何以聽說法師變官爺,佛陀成主子的?……虎焰斑上書血淚斑斑,什麽和尚以人身做法器,以女子為法具,種種惡跡,當真是人神共憤!”

陸四越說越是惱怒,簡直難以相信出家人會成為一個地區讓百姓連怒都不敢的存在。

“不依國主,法事何能立!世間便是有真佛,也當奉公守法,否則真佛也是偽佛!”

陸四怒拍案桌。

“我雖不信佛,但也知佛,佛家常言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然僧人不守戒律,破壞僧團,不守清規,視信徒如奴役,豈不是獅子身上蟲,自食獅子肉?這等僧人絕非佛之信徒,實是大奸大惡之人,是假佛,必殺之方後快!”

陸四滅假佛之意堅定。

眾文武心思各異,但對佛家都無好感。如賈漢復這種帶兵打仗的自是不信菩薩,而如三位尚書這等讀孔聖人書的,那就更加不信佛了,甚至對和尚也是仇視的很。

儒佛世仇死敵也。

吏政府尚書宋企郊立時表態,道:“昔年韓愈上書反佛,認為佛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國所固有,因而不合先王之道……臣對此極為贊同,我中原自三武一宗滅佛以來,佛家還算老實,然這青藏之地由於邊遠,中原管轄不便,遂使佛荼毒百姓甚厲……今我大順既納青藏於版圖之內,當地百姓便是我大順子民,朝廷自當要為他們做主,不可再使僧官欺壓於百姓,如此勢必要治理佛法,不然此佛背棄綱常,愚昧百姓,邊境便永不安寧。”

陸四欣然贊道:“是啊,我中國從不缺智慧之人,佛法棄君臣,去父子,禁生養,以求所謂清凈寂滅,實是綱常毀絕,人倫斷喪,當以霹靂手段嚴懲假佛僧官,還百姓朗朗乾坤,予百姓一條活路。”

言罷,命賈漢復記錄。

“詔令辛思忠,諭青海土官僧官,曉以我大順律法,命他們皆來投順,並配合官府勘驗所有寺院所屬僧官、僧兵、奴婢、財產,但有不遵不從乃至聚兵抗拒者,大軍立至,夷為平地……”

同處置西北土司一樣,對青海境內的土官僧官,陸四雖痛恨,但仍留一線生機。

即命當地僧官獻出大半財產還俗,所領地盤改土歸流,由官府統一治理百姓,編丁成冊,徹底與寺廟僧官脫離。

投順的原先土官、僧官不得留任,但可許他們攜親族十人左右遷往內地,或從商、或務農、或讀書、或其它市業。

土官有品者可任官,僧官卻不得任官,不願還俗者發予戒牒準其往內地其它省份寺院掛靠繼續修行。無朝廷給予戒牒者私自掛靠,或潛回原籍者,以謀反論處。

“青海境內不願還俗普通番僧當尊重其選擇,但須集中於一地進行修行,由朝廷聘請內地有名法師前來主持,朝廷亦要出資購買印刷經文供青海番僧修行之用,若言語文字不便,當地官府須配以翻譯通事……”

考慮藏佛同中原修行的佛法有很大不同,陸四便決心采取“留學”、“交換”、“支教”、“掛靠”等方式從內地著名寺院調撥僧人前來青海,主持當地佛事,再通過官府手段漸漸取締舊法,這樣不僅保證一些百姓信仰需求,也能從根本上杜絕再出現法王、僧王騎在百姓頭上的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