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雄師過大江(第2/2頁)

一夜難眠之後,馬士英讓其子馬鑾掌握住以貴州兵為主的督標,這支部隊萬萬不能脫離他的控制。

原是想再等一等,看看南都那邊是否真的想以史可法代替自己,未想內閣首輔王鐸竟然認為馬士英在淮西兩年,不僅抵禦左兵不力,也畏戰不敢北伐,今逢國難更是只顧保全自身,故請求皇帝下旨讓他“領兵視師上江以遏重敵”。

馬士英哪裏願意放棄兵權。王鐸急不可耐,又在十六日上疏說:“臣察得金山一帶西至龍潭,兵不滿七百,樞臣飾以為數十萬,此何時尚以此固寵誑君歟?”

接著又說:“時不能持久,使順賊大兵得乘勝順流而下,吾無類矣。今皇上以本兵印纛授臣,臣勉竭死力西上,以當其勢,以報朝廷。”

王鐸拼命想從馬士英手中搶奪兵權,看起來是對馬士英督鎮鳳陽無為的不滿,其實也是阻止史可法再次督師。

然而實際上,王鐸上書是受康王孫武進指示的,而康王孫武進又是奉大順禦營之令行事。

目的是逼迫馬士英歸順。

可憐王鐸渾不知自己正在替大順解決最頭疼的一件大事。

到了二月中旬,馬士英終是決定歸順。

早就同陳洪範密約歸順的劉良佐一聽馬士英都降了,趕緊讓士兵換下城上的明軍旗幟,扔身一變成了大順軍。

淮西其余兵將余大綏、朱紀等也在監軍太監盧九德的帶領下易幟,獨黃得功恥於降賊,可其部下田雄、馬得功等人卻在順軍拉攏下決意投降,使詐將黃得功擒住卻不敢殺黃,原因是大順那邊的使者說陛下曾贊黃闖子為忠臣,能得黃闖子便等同如虎添翼。

淮西兵將的集體降順讓已經風雨飄搖的南明小朝廷徹底失去了最後一口氣。

休整了三個月的順軍西線主力十余萬人自九江東下進駐安慶,並在淮西兵的配合下直趨南京。

順軍東線兩個軍也終是得到渡江命令,於三月二十一日自揚州、通州同時渡江。

當天,鎮江總兵張天祿、操江總兵鄭鴻奎宣布易幟,長江天險蕩然無存,南都告危。

三月初九日,康王孫武進舉兵入南都,表示要與南都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