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書對照組(第2/2頁)

後來,街道辦給田馨解決了工作,是在文化局上班,每個月工資40元,加班還有額外的補助,正式工,鐵飯碗。

返城後烏泱泱的一大堆知青等待就業,能有這麽一份工作,真的是很幸福。

書裏缺了一頁,田馨不知原由,到了下一頁的劇情,就是田馨的工作黃了,人家文化局不要她。

這麽好的工作沒了可惜,沈紅纓哭著提議,讓田靜代替田馨去上班,人家不要田馨,讓親人去總可以。

就這樣,本屬於田馨的工作,就落在了田靜的頭上。

編制工作都是終生制的合同,老一代不退休,沒有指標安置年輕人。

田馨這種被人家點名不錄取的,更沒了端上鐵飯碗的機會。

就這樣,妹妹田靜因為有了職工的身份,沒兩年就嫁給了供銷社的年輕副主任,成了鄰居口中的出息孩子,後來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而田馨,成了妹妹口中不屑的‘街溜子’,靠著打零工擺攤賺錢。

書裏的田馨,對娘家死心塌地,辛苦賺的錢全都填補娘家。

可結果呢?

沈紅纓不是她親媽,對她只有虛情假意的利用。

不是親媽這件事,像個疑團一樣在田馨腦海中打轉。

書裏沒有寫明白,只有潦草的一點線索:她的身世坎坷,當年據說是田鐵軍兩口子丟了孩子,機緣巧合,田馨被北澱村的養父母撿到了,一直在養父母家長大了十三歲。

田鐵軍和沈紅纓找孩子,輾轉到北澱村尋到了田馨。

後來田馨跟著親生父母回城,過著令村裏人艷羨的‘城裏人’生活。

在沈紅纓的攛掇下,田馨和農村的養父母斷了往來。

沒過兩年,知青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到了家門口,家裏必須得有一個人下鄉支援,作為女主的田靜自然不會去邊疆受苦,下鄉的人選,是田馨。

田鐵軍和沈紅纓不是省城本地人,對於他們家多年前的往事,鄰居也不知情,田馨只是女配,描述她的內容更多的是和田靜的對照,身世方面只是一帶而過,並沒有確鑿的證據。

田馨從書裏的情節中脫離出來,她擡頭,冷冷的掃了一眼:“這個婚,我不離了!”

話音剛落,屋內的人震驚一片。

這就……不離了?

剛才是誰死活要離婚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