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文人傲骨(第2/2頁)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墨家子雖然並未到過天姥山,然而最近卻潛心構思江南大開發,看到過天姥山的傳說,定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吳越之地不就是墨家子設想的蘇湖熟天下足之地。”一個江南士子力挺道。

眾人紛紛驚呼神奇,但恐怕也知道這恐怕看似最合理的解釋了。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墨家子那一夜定然是記憶猶新,方可寫出如此猶如身臨其境的仙境。”

這首詩篇乃是墨家子少有的長詩,有的是驚嘆墨家子詩篇的優美,也有贊嘆墨家子夢境的神奇,更有人折服於墨家子的文人傲骨。

就連孔德勝見到此詩也不禁感嘆曰:“孔家建造圖書館畢竟培育出無數文人,而墨家子則給了天下文人錚錚傲骨。”

隨著時間的發酵,墨家的這首詩篇越傳越廣,對於最為注重名聲的大唐官員來說,這首詩篇簡直是絕佳的諷刺。

但凡參與圍剿墨家子的官員一個個臉色難堪,他們雖然是依附於五姓七望,絕對是畢竟是大唐的官員,被人當眾揭露醜態,也都臉上掛不住。

再加上李世民的明顯的立場,五姓七望圍剿墨家的聯盟逐漸有了崩盤的趨勢,雖然墨家子並未再試探著將貨物運往長安漢口轉路以外的地盤,然而一些冒險的商戶乘機夾帶一些墨家的產品卻發現哪些親近五姓七望的官員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作沒看見。

隨著輿論的發酵,五姓七望圍剿墨家子的局面已經隱隱約約有了崩盤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