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章合一(第4/6頁)

而現在調查結束真相大白了,合作不會有任何問題,而且張千山還說何熙是排頭兵,這就沒什麽擔心的了,此時再次開啟考核,前面沒有撕破臉,現在大家自然積極。

何熙直接選了兩家,一家是耒河縣農機廠,一家是河源縣機械廠,兩家廠子規模都比海盟縣大,何熙一家廠子要了130人。工人也齊全了。

至於工地的事兒,她壓根就沒操心——李仲國那邊的水泵廠已經快完工,這時候的工廠不需要什麽無塵之類的,所以蓋的也快,反倒是三層的辦公樓慢一些。

他有了經驗,前期的規劃招標,後期的建設都是李仲國負責,何熙就解放了出來,專門對工人進行了篩選,組成了一個三十人的小隊伍,這裏面有著各個工種,準備去櫻花國進行拆卸。

到了十月初,何熙終於接到了來自大工的回復:“試制成功,經過了25000公裏實驗,節油可達30%,合同生效。”

無論是何熙,還是一直關注此事的張俊、徐海信他們都松了一口氣——雖然合同簽了,但是一條發動機生產線就是一條,多一條就讓夏國追趕國際步伐快一點,不成誰也不想。

很快,大工那邊又傳來了消息,問何熙什麽時候可以接收生產線?

廠房雖然還沒建好,但是人去櫻花國,再拆卸,再海運回國,怎麽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何熙就把日期定在了十一月,這樣等著機械回來,廠房也就建好了。

11月1日,何熙帶著整整四十人的隊伍,在海州市匯合,然後包車去了京城飛機場,所有人都統一穿著淺藍色的工裝,上面繡著晴天機械四個字。

此時的飛機極少有人坐,尤其是國際航班,外國人居多,夏國人只有極個別。

這一個隊伍的出現,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晴天機械是哪個工廠?怎麽沒聽過?這是一起出國嗎?可這是工服,也就是說,都是技術工人,都知道派學生出國留學,現在夏國,居然一口氣派了這麽多技術工人出國嗎?這步伐不小啊。

孟愛華也在隊伍裏,她櫻花語雖然說不太流利,不過文字功夫到位,看寫合同是沒問題的,雖然專門請了翻譯,何熙為了保險,還是帶上了她。

孟愛華今天穿了一身白色半袖襯衫加黑色半裙,一雙黑色高跟鞋,這會兒正跟何熙說話:“記者等會兒就來了,你這打扮不合格,我給你準備了,換一身吧。”

張俊副部長前幾天將何熙引進發動機的事兒在工作會上談了談,還專門說了何熙要帶一支四十人的隊伍去櫻花國拆機器。

要知道,無論是泰斯公司已經敲定的卡車、拖拉機整車引進,還是目前還沒敲定汽車整車引進,目前都沒有進行到這一步。

而上一次大規模技術引進還是在六十年代。

張俊副部長一說,管宣傳的人就覺得非常合適,將這事兒以通訊的方式寫給了報社,這則不過百字的豆腐塊一發,直接引起了巨大的關注,不少報紙都想要采訪一下這支去櫻花國拆卸生產線的隊伍。

何熙太知道媒體的重要性了,上次在海州市報紙一報道,晴天水泵的生意就火遍了全市。如今這麽大的宣傳,怎麽會不答應?

不過記者們顯然更有想法,直接將采訪地點放在了機場,說是要記錄這一激動時刻。

這會兒何熙他們怕趕不上飛機,提前到達了,記者們還沒來。

孟愛華推著何熙往衛生間走,“換下來吧。宣傳宣傳,你都不重視,怎麽能宣傳好?衣服鞋子都是新的。”

何熙被推進去之前,問了句:“你怎麽知道我的型號?”

孟愛華靠著墻撫弄了一下大波浪,跟她說:“對於有威脅的女性,我第一眼就已經掃描過了,你的數據很驚人,我記得超清楚。”

何熙:……

何熙進去一看,準備的是一身白襯衫黑闊腿褲,方根皮鞋,在這個年代,已經非常時髦。

何熙今天穿的則是晴天機械剛設計完成的工服,相比較而言,當然是孟愛華這身好看。

不過比劃了一下又想了想,何熙還是把孟愛華這身收了起來,出了衛生間。

孟愛華聽見聲音扭頭一看,本來想驚艷一下的,畢竟何熙本錢這麽好,卻天天穿的樸素要死,實在是太浪費了。

哪裏想到,居然還是那身。

她忍不住說:“你怎麽沒換?”

何熙笑笑:“我是代表晴天機械接受采訪,我穿這個肯定好看,但這個時候,我不是重要的,突出的是晴天機械。還是我身上的工夫更合適。”

孟愛華一聽也是,就是有點郁悶,“白買了?”

何熙笑:“怎麽會帶上吧,去了櫻花國肯定有好多場合,到時候穿。”

孟愛華這才高興起來:“那個我都想到了,我都給你買了,放心吧,該漂亮的時候絕對不輸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