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4/5頁)

陳婕安慰他:“李隊比我們多了六年經驗,我們相信他就行。”

資料介紹,李瓚實習就是在市局刑偵辦,提前半年破格轉正,沒過多久被調到分局磨練,磨著磨著就廢了。

本來是大好前程。

不過就算分局名聲在外特別難聽,李瓚好歹還比他們兩只新手菜雞多六年經驗。

“你們分局根本沒想過破案!懶散懈怠,得過且過!”

季成嶺憤怒地指責,見陳婕滿臉茫然不思悔改,一肚子火氣被這不成器的東西硬生生踩在胸腔出不來。

他懶得再費口舌,轉身朝六聯村跑去。

陳婕攤手聳肩,新人,愣頭青,還是拔尖的青苗子,激情了點,理解。

*

李瓚抄近路,穿過11巷小巷道,被堵在10巷小巷道口,那兒一扇平日裏從不關的小鐵門此時鎖上了。

合金制無縫鐵門,連伸手指的縫隙都沒有,嚴絲合縫頂著2.5米高的水泥框頂。框頂上一個水泥平台,正方形,高度約3.5米,底下沒有能踩上去的支架。

旁邊農民樓貼著豬肝色墻磚,磚縫又淺又細,連手指甲都盛裝不下。

然而李瓚腳步沒有停緩,在慣性作用下身體前沖,手腳拍著墻面,借著那磚縫帶來的摩擦阻力,身體似一頭矯捷的獵豹,輕快迅疾眨眼就躥到水泥平台。

三步並作兩步橫跨水泥平台輕巧地跳落地面,小腿微屈,上身前沖,不帶絲毫停頓一氣呵成似的滑到小巷道另一頭,攀著墻壁跳到九巷街道邊。

李瓚扯扯外套,整理一下頭發,雙手插兜,邁開長腿形象帥氣的慢悠悠朝十棟走去。

十棟距離被拋屍的老井大概50米的距離,非常近,確實符合熟悉地形這一點。

就是不太符合刑偵案件裏‘遠拋近埋’的常理。

李瓚距離十棟差不多十米遠時,一個白襯衣黑褲黑皮鞋油頭粉面的男人埋頭匆匆從十棟下來,拉開停在樓下的網約車車門,臨門一腳就要跨上去。

李瓚高聲喊:“盧鑫達!”

那男人立刻轉頭,一見是完全不認識的人嚇得轉身拔腿就跑,跑到八巷調個頭沖出主幹道遠遠就見到追上來的季成嶺和陳婕,肝膽一顫跑進對面的牽手樓。

何謂牽手樓?

城中村特色,高層農民樓林立密集,無數巷道四縱八橫,樓與樓之間的距離最寬不過一米。巷道裏時常能見到走著走著突然被一扇由裏往外推的門狠狠打中的路人,可見有多狹窄。

盧鑫達跟條魚似的鉆進狹窄的巷道裏,巷道裏還充滿絡繹不絕的行人,要沒那份渾身抹了油的滑溜勁根本穿不過去。

季成嶺使勁吃奶的力氣往裏面擠,耗費半天功夫回頭一看,距離巷口整整三米!

他氣急敗壞正想自曝身份追蹤嫌疑人的時候,李瓚從他跟前滑了進去,那份從容和敏捷,別提有多輕松,一看就是經常溜閑翹班練出來的好身手!

眼前人頭攢動,眨眼就不見李瓚的蹤影。

季成嶺心想,李瓚他是腳下踩滑輪了吧。

陳婕膜拜:“老大這身手……回頭商場打折必須請老大出山。”

李瓚堪堪刹住腳,盯著人群裏穿梭的盧鑫達,側身進左手邊的小巷,迅捷地避過牽手樓一樓突然推開的外推式玻璃窗,基本貼著墻過去。

出小巷,看見盧鑫達穿過去的背影,李瓚腳下未停,跑進前面的小巷,越過拐角,兩條長腿跑出幻影分身的效果。

即將沖出巷口,盧鑫達正好出現,巷口一米寬,跑過去耗費的時間就兩秒。

李瓚當機立斷,長臂前伸,抓住生銹的紅漆鐵管作為支架,身體騰空,右腿卷著勁風踢出,正中盧鑫達的後背背心。

動作疾如雷電,在誰都沒反應過來前,奔跑中的盧鑫達就被踢得向前飛了兩米,將擁擠的人群摔出個空档。

人群紛紛後退,猛地回神:“有人打架!!”

“私人恩怨尋仇?”、“看看,看看情況。”、“前面發生什麽?”……人類吃瓜本質,只要不是神經病砍人他們就能抻著脖子跟一群鵝似的圍堵看熱鬧。

李瓚甩了甩手,確定盧鑫達一時半會起不來,於是摸著上衣口袋,口袋裏空蕩蕩才想起他最近被限煙草。

事後無煙,寂寞。

“讓讓,讓一讓。”陳婕和季成嶺從人群裏擠出來,前者疏散人群:“警察辦案,都散了、散了啊。別什麽熱鬧都看,別堵著路——吃瓜謹慎,安全第一。圍觀規範,親人放心。”

季成嶺掏出手銬把盧鑫達拷上,一把拽起來,瞅著旁邊的李瓚有點拉不下臉但又忍不住好奇:“你怎麽知道他就是盧鑫達?”

“制服。”李瓚:“他見你們就跑,匆匆忙忙沒時間換制服。隨便詐一下就上套。”

他熬夜通宵,剛吃飽就劇烈運動,消耗大量體力,這會身體的疲乏遍布四肢百骸,精神有點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