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4頁)

路過一間教室,李瓚看到裏頭一群小孩正在編織花環,室內頗寬敞,幾張長桌並排,前面是黑板、後面則是一排儲物櫃,看裝潢跟幼兒園差不多,裏頭最大的小孩估計不超過十二三歲。

“小孩都在這兒了?”

老人頭也不回:“還沒上初中的都在這兒做些手工活,大點的小孩上初中、高中都是住宿。我們秀山福利院的福利政策挺好,沒人收養的孩子們都有書讀,以後考上大學,還有社會好心人士和政府幫忙。”

李瓚有點驚詫,聽上去秀山福利院的福利政策好過頭了。

聽老人話裏的意思,似乎還有不少公司組織義工活動時將秀山福利院作為首選,但粵江市那麽多福利院,為什麽這所位於城鄉結合部的福利院偏偏能夠脫穎而出?

李瓚:“還是政策好,秀山區政府良心,社會好心人多。”

老人低聲嘟囔了句:“虧心事做多……現在才來亡羊補牢。”

說的是土白話,如果是外地人恐怕聽不懂,恰好李瓚一個本地人,江蘅一個香港人,都勉強能聽懂老人那句土白話。

兩人對視一眼,沒主動問,只在經過一個樓梯口見對面的體育室大門打開,裏頭雜物堆滿,匆匆掃了眼,見紙箱包裝外面都是某某公司、某某企業捐贈,最外邊堆積在門口的捐贈品沒署名,應該是社會愛心人士做好事不留名。

李瓚忽然停下腳步,拿出手機對準外面的捐贈品拍了幾張照片,快走兩步跟上老人詢問:“今天還有其他人呢來捐贈東西嗎?”

老人:“你怎麽知道?的確有,兩個年輕人,帶來小孩子愛吃愛玩的零食和玩具,黃老師對他們很客氣,覺得他們可能會收養院裏的小孩。”

“剛才體育室最外邊堆放的公仔都是他們捐贈的?”

“是。全新的公仔,小孩子喜歡,吵著爭著差點打起來,黃老師一生氣就不讓分發捐贈品。”

公仔?江蘅擡起眼皮,回頭看了眼體育室的方向。

李瓚偏過頭,在江蘅耳邊說:“有一個紙箱打開了,裏面東西的輪廓有點像那款凱蒂貓公仔。又是凱蒂貓公仔,不覺得很巧?”

說話的氣流聲都卷進耳朵裏,灼得肩膀有點癢,江蘅翹起唇角:“是很巧。”

李瓚問:“那兩年輕人有留下什麽個人信息嗎?”

老人:“我不知道,你們問黃老師,一般來說應該會留的,除了少數不想留名做好事的好人,不過他倆都是香港人,我聽口音像那邊的,到了。”他停在一間房門口,敲門喊道:“黃老師,有客來訪!”

過了一會兒,一個穿鵝黃開衫的中年婦女開門見李瓚和江蘅,同老人說了幾句話了解情況後就邀請兩人進屋說話。

“坐。”黃老師倒茶:“福利院簡陋,茶水不是特別貴但味道還行。兩位是打算以什麽渠道捐贈物資?”

李瓚喝茶,將表現機會讓給江蘅。

江蘅老道的應對,顯見這種慈善做的不少,他直指福利院幾個關鍵問題,有個基本了解後才決定捐贈些什麽,而黃老師處理類似事件多次也有經驗,看得出江蘅常做這種事,也有心做善事,便態度和藹的商量。

敲定一些事宜後,江蘅說:“我看園內缺乏一些兒童遊樂設施和體育器材,決定捐一批全新的,讓走讀的小孩回來有個鍛煉的機會。我公司裏打算更新電腦,小孩子雖然用不上,但初高中生現在也需要電腦教學,就放幾台在福利院裏,您看行嗎?”

黃老師覺得江蘅思慮周到,很高興的贊同。

江蘅見時機到了就繼續說:“只不過福利院占地有點窄,離鎮上也有點偏,周圍挺大的空地,不如向當地鎮政府申請用地擴建。秀山福利院是粵江市福利最好的孤兒院,又在城市邊緣,兩市聽到一些消息又有心遺棄小孩的父母越來越多考慮秀山福利院,我來時看教室裏的小孩幾十個,比普通福利院多出一倍,可能以後還會越來越多。小孩長大回來,住宿的大孩子們放假回來,不會擠得沒地方住嗎?”

黃老師:“你說的這些也都是我們這兩年來一直犯愁的問題,但是周圍的地不屬於鎮政府,青山鎮沒法決定,再上面點的官也不敢碰。”

“為什麽?”江蘅好奇。

黃老師搖搖頭,看了眼李瓚。

李瓚眼觀鼻鼻觀心的喝茶,沖她微微一笑,表示自己清白幹凈特別乖巧溫軟無害:“沒事,您說。”

黃老師:“……”她是希望青年主動回避。見兩人都好奇,而江蘅又有心改善福利院,黃老師便嘆氣說:“福利院前面的爛尾工程以前犯了法,牽扯很廣,沒人敢接手,地皮所屬權直接轉到市政府管理,不過最近聽說準備放出來招標開發,大概就是這樣。”

江蘅更好奇了,“修繕福利院怎麽辦在爛尾工程門口?不耽誤他們做生意嗎?這塊地皮怎麽被遺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