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八枝紅蓮(七)(第3/4頁)

以孫誠此人的性格,絕不可能不給自己留後路。

孫誠苦笑:“我……末將確實是有,可孟小將軍,你即便得了這證據又如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是無法向皇帝復仇的。”

謝隱沒有回他這句話,只讓他將密令取出來。

除此之外,當時負責糧草調運的將領也都還活著,一切都出自孫誠的命令,但倘若沒有皇帝授意,孫誠又哪裏來這樣大的膽子?皇帝不過是要一把朝向孟欽與孟清明的刀,這刀不是孫誠,也會是別人。

一腔碧血丹心,終究是錯付給了不值得的君王。

至此,孫誠只能徹底交出兵權,他已兩面不是人,只求冤有頭債有主,謝隱殺他便罷,不要禍及他的家人。

謝隱也沒有現在就殺孫誠,只是將他關押起來待用。

聯軍主帥的頭懸掛於城門之上,誰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而孫將軍被抓,謝隱統帥三軍,將士們雖心有疑竇,奈何謝隱是孟欽之子,光是這個身份,便足以令眾人信服,更何況還有那顆聯軍主帥的頭。

昨天晚上出城的只有孟小將軍率領的孟家軍,一定是他們做的!

幹得漂亮!

士氣被鼓舞,謝隱仍舊采取閉城不出的方法,但對面足有十萬人,城中滿打滿算有三萬將士,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所以要另辟蹊徑,選擇令己方將士傷亡更小的方法。

火藥。

所以哪怕聯軍鎮日前來叫囂罵陣,連帶著將孟家祖宗十八代罵了個幹凈,侮辱已經過世的孟欽與孟清明,就連守城將士都已憤怒地渾身發抖,謝隱仍舊無比冷靜不為所動,他的表現令所有人都感到震驚,這位年紀輕輕卻透露出果敢冷靜的小將軍,令他們仿佛又看見了那曾經統帥三軍無往不勝的名將。

虎父無犬子,不外如是。

聯軍們在連罵了一個半月後,開始攻城,他們人多,疊羅漢般架上雲梯,饒是守城將士再如何拼命,都無法遏制攻勢。

直到一聲轟隆巨響!

大晴天裏,竟是響起了悶雷!

攻城的聯軍傻了,守城的將士也傻了,所有人都呆呆地望向突然出現在城墻上,無論裝備還是武器都截然不同的孟家軍!

他們手持奇怪的炮筒,每打出一發,便會響起一聲巨雷,而遠處等待攻城結束的聯軍騎兵,便會循聲死亡,在地上留下一片殘肢斷臂,和一個巨大的土坑。

宛如天神下凡,巨龍狂怒!

冷兵器時代突然出現這樣超前的武器,對敵我雙方來說都是非常恐怖的事,原本還在攻城的聯軍頓時心慌意亂,而陳國將士們則順勢而起,我方軍心大振,以少擊多,絲毫不落下風!

戰馬受驚,炮火震天,聯軍不戰自敗,即便是新任主將都被這天罰般的武器嚇破了膽,一路調頭狂奔。

最後清算下來,己方無一人陣亡,僅有十數人輕傷。

這是即便孟大將軍父子還在時也沒有過的輕松戰勝!

一時間群情激憤,惟獨謝隱屹立於城墻之上眺望遠方,他召來一名將士,吩咐了幾句,那名將士很快便領命而去。

陳國都城內,皇帝正左擁右抱縱情享樂,忽聞前線戰報,他頓時沒了興致,隨意叫人念,原以為一個孟九霄,孫誠程束同兩人隨意動手便能處理幹凈,誰知戰報中卻說,明威將軍孟驚蟄已率軍擊潰聯軍!

一時之間,竟不知是喜是怒。

隨後戰報中還說,程束同程大人為了尋找孟大將軍父子被害一案的證據,被罪魁禍首孫誠殺害,如今明威將軍已查明真相扣押孫誠,待到舊土收復,便押解進京,懇請皇帝陛下明察!

皇帝氣得抖成了篩子,別人不知道,他還不清楚!程束同怎麽可能去查孟大將軍父子被害一案?

誰說孟欽父子是被害的?!他們是戰敗而死!戰敗而死!

若非他仁慈,還賜予這兩人死後謚號,他們本身應該是戰敗的罪人!

這孟驚蟄他怎敢!

明明是捷報,皇帝卻雙眼通紅大發雷霆,眾人亦不敢吭聲,生怕惹了龍顏。

皇帝來來回回在殿內走動,半晌冷笑,“一丘之貉,都是一丘之貉!孟家狼子野心誠不欺朕!那孟欽孟清明幸好是死了,若是還活著,怕不是這陳國也要改姓了孟!”

他越想越怒,卻又投鼠忌器,不敢真做什麽,還得忍氣吞聲降下一封聖旨,令孟驚蟄取締孫誠主帥一職,同時又要下旨封賞孟驚蟄的姐姐與妹妹――人家是有功之臣,大敗聯軍,他這個皇帝怎麽能不表示表示?

只是心裏憋著股火,愈發後悔自己當初太過仁慈,早知如此,何必在意什麽顏面名聲,直接將孟家斬草除根,又哪裏還會有今日之危!

原本門可羅雀的孟家,又因孟驚蟄的戰功再度迎來門庭若市,但對孟谷雨跟小滿而言,謝隱平安無事就是最好的消息,她們並不怎麽稀罕皇帝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