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十枝紅蓮(十二)(第2/3頁)

雖說皇帝有些愛跟人唱反調,但這種力挺謝隱的行為真的很反常,除非是有人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麽,且改變了他的想法。

那個人非福安公主莫屬了。

即便遇到刁難也有能力解決,跟朋友默默地幫助,前者謝隱雖不畏懼,後者卻令人感到溫暖。

謝隱為此還給小阿阮做了新玩具送去,獲得了福安公主的回禮。

嚴明南這才知道好友竟與福安公主相識,驚訝的眼睛都瞪大了,謝隱看著他,問:“怎麽了?是覺得我跟公主,不像是能做朋友的人?”

“不不不,我可沒亂想啊,只是覺得很神奇,你好像能跟任何人成為朋友。”

謝隱沉吟了下說:“那倒也不是,像某些人,還是不行的。”

他意有所指,嚴明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交好,自然有人看不順眼,沒少遇到挑撥離間的,只是兩人彼此了解,根本不會被這種雕蟲小技影響。

謝隱被點為狀元,而嚴明南因著比榜眼更年輕好看,被點為探花,打馬遊街時,兩邊百姓的尖叫聲與歡呼響徹雲霄,謝隱發現路邊居然有一些女郎,他為此感到高興,能夠走出家門是多好的事情啊,看熱鬧也很開心,是不是?

面如冠玉的狀元郎一笑,女郎們更激動,紛紛朝他揮手,謝隱也回應他們,在他身後的嚴明南有樣學樣,兩只手都在那揮舞,顯得有幾分傻氣。

按照慣例,狀元郎入翰林,但謝隱並不想在翰林院熬上幾十年的資歷,他更想被外放,而且專門挑窮山惡水的地方。

皇帝對此很不理解,朝中大臣們也不理解,就連穆昶,得知謝隱上書請求外放,都叫人捎來消息,讓謝隱好好考慮。

謝隱考慮的很清楚,他就是要外放,而且要帶著母親跟妹妹一起走。

想輔佐福安公主登上皇位,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手裏沒有權力,做什麽都處處受制,再簡陋貧窮的地方他都不怕,越偏僻越窮越好,朝廷的目光不會時刻盯著,他可以練一支私兵,成為福安公主最大的助力。

有土地有百姓,就有糧草有兵器,謝隱最想去的便是靠近西南的州省,那一片礦山很多,但地勢不適合種植稻米小麥,每年收成極低,再加上賦稅,百姓過得苦不堪言,算是整個安昌國最窮的地方。

朝廷開采鐵礦,說是給工錢,其實層層下去被扣的七七八八,最後到百姓手上的少之又少,幹最多的活,拿最少的錢,再加上地勢差,民風也十分彪悍,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之前的幾任知州都是瘋狂想寫折子找關系想調回來,被派去西南省,基本就等於是皇帝的棄子,只有被遺忘的份兒,跟流放沒什麽區別。

像謝隱這樣主動要求的還是頭一回,而且他今年還是個十五歲的少年郎――該說他初生牛犢不怕虎好呢,還是該說他傻?

穆昶見他不聽勸,氣得要死,卻拿這個最出息的兒子沒辦法。

謝隱離開國子監後,他的讀書名額便順延給了二房的堂兄,奈何這位堂兄讀書並不怎麽樣,連當初的穆無塵都不如,謝隱都是狀元了,他連個秀才都還沒考上,可以說,謝隱是穆家這一代最優秀的人,但卻被糊塗的穆昶給放棄了,他後悔啊,可又有什麽招兒?

就連福安公主都送信來給謝隱,讓他不要這樣做,並且給他圈出了幾處缺人,地勢又好的州省。

但地勢好,百姓安居樂業,謝隱去又能得到什麽?那種地方勢必被權勢更高的人把持著,以他現在的力量,還不足以與更強大的敵人抗衡。

直白點來說,謝隱需要猥瑣發育。

不僅是他,福安公主也是,到了後期才是他們大殺四方的時候,眼下低調做人韜光養晦才是正道。

最終皇帝還是答應了謝隱的請求,將他外派去了西南省的坩州做知州,知州是正五品,按理說即便外放也不該給這樣高的品級,誰叫原本那位知州在任上逃走了呢……是的你沒聽錯,就是逃走了,逃回京城,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苦,說當地刁民無數,還打砸了知州府。

再加上西南省過分偏僻貧窮,給的品級高一點,也是想安撫安撫謝隱。

謝隱帶上母親與妹妹,出發那天,卻看見一個青年背著行囊笑哈哈看著他,“你去西南省,是不是缺個通判啊?”

嚴明南笑出兩顆小酒窩。

謝隱失笑:“此去山長水遠,你可別再吃壞了肚子。”

嚴明南最不愛聽人提自己的黑歷史,據理力爭:“那怎麽能叫吃壞肚子……我那是被人陷害了!”

兩人伸出拳頭輕輕一碰,薛無垢從馬車裏探出小臉:“哇,嚴大哥也要跟我們一起去嗎?太好了!”

她一點都不擔心這一去會有多難,哥哥什麽都會,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她就什麽都不怕!原本還怕哥哥會把她跟阿娘留下,沒想到能出京城,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麽樣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