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十枝紅蓮(十六)(第2/4頁)

薛夫人說不過他:“阿娘是擔心你,日後老了都沒人照顧……”

謝隱搖搖頭,在他越來越大後,便很注意母子之間的距離把控,不會過分親昵,如今為了安撫薛夫人,他又一次摟住薛夫人肩頭:“母親這話說得不對,人家女郎在家中如珠如寶的養大,難道就是為了嫁給我,伺候我?”

薛夫人:“我說不過你,你跟你妹妹便都單著吧!”

謝隱見她老人家要生氣了,趕緊討好:“阿娘別惱,待到理工學院建立,還想等著阿娘去做教導主任呢!”

如今安昌國已步入正軌,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到政治與軍事中來,謝隱的權力太大了,他不認為自己應該繼續在朝中待下去,而他也很擔心這火種存在太短――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正因為有過女人當政的例子,一旦男子繼位,會更加瘋狂壓榨和打壓女人,生怕再出一位越過男人的女性,所以謝隱給女帝和皇太女最重要的建議就是,從此以後,皇位傳女不傳男。

必要的時候,倘若繼承人能力不夠,可效法堯舜,選有能者受之。

無垢日後說不得要成親生子,謝隱希望妹妹的孩子,妹妹孩子的孩子……都能生活在自由而幸福的國家,擁有自己選擇人生的權利。

所以他決定建一所理工學院,也就是安昌國的第一所“大學”,對於他的想法,女帝是非常支持的,只是並不答應他辭官。

“你便是當老師,照樣能在朝中任職,朕又不會防著你。”女帝說著。

她比謝隱年長幾歲,氣勢驚人,不怒自威,美麗而莊嚴,令人不敢直視,但跟謝隱說話時語氣顯得很是自然隨意,儼然還是將他當作朋友看的。

謝隱搖頭:“我可不想做兩份工作。”

女帝都想好了要怎麽說服他,結果人家根本不是怕被猜忌,而是因為這個……於是她沒好氣道:“朕發你兩倍俸祿。”

“我也不缺那點銀子。”

他還有不少產業呢,光是從前寫通俗小說和戲本子賺的分紅,這輩子都不一定花得完。

女帝:……

“陛下,這是現如今最正確也最好的選擇,我便是建學校做老師,陛下有什麽吩咐,我仍舊會為陛下效忠。”謝隱輕聲說,“更何況校址便在京城以北,又不是跑去西南那樣遠的地方,陛下不必擔心。”

女帝凝視著他,半晌,輕輕嘆了口氣:“你知道的,先生,我感激你,信任你,我們之間的關系永遠不會改變,你想做什麽事,便去做吧。”

“陛下心胸寬闊,用人不疑,是我之幸。”

他跟女帝說話時,都不用臣的自稱,表明他們還是一如當年的朋友,這些年在政事上,也不是沒有過矛盾,但最終都能很快調和,彼此理解,能夠輔佐她當皇帝,謝隱是真的感到十分榮幸。

經此一面,謝隱辭官,學校開學第一天,女帝親至,給足了排面,也讓許多讀書人對此趨之若鶩,做夢都想成為謝隱的徒弟。

而距離上一次後悔,對穆昶和穆無濁來說,大概就是剛剛。

穆昶官職並不高,實行競爭上崗及政績考核後,他很快就被刷了下來,像是一些沒必要的閑職通通被取締,科考又進行了改革,穆昶都這年紀了,還想著飛黃騰達,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他為人倔強,一條道走到黑,被他帶大的穆無濁也遺傳了他這個特點,父子倆可謂是拼死堅持,決不接受任何新鮮事物。

所以左鄰右舍都用上水泥蓋房子了,家裏窗戶換成玻璃,還買了自行車上下班,穆家也仍然堅持著所謂的“大儒之風”,明明現在被稱為當世大儒的,正是當年被穆昶趕出家門,與之決裂的親生兒子。

他那個被稱為失貞的女兒無垢,如今已替代了辭官教書的兄長成為了一代女相,相爺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穆家從古至今,都沒出過這樣大的官兒!可穆昶又能怎麽辦呢?人家不認他啊!當初斷親,說了斷的幹幹凈凈,現在舔著臉再上去,誰認識他們?

像穆家這樣故步自封,不肯接受新鮮事物的不止一家,女帝對於他們這種堅持很無所謂,固執要活在舊時代裏的人不會有未來,而等到他們清醒,早已被時代狠狠甩開,光是要追上去就很困難了,更別說是恢復往日榮光。

最讓穆昶痛苦的是,當年妻子薛氏給他寫了一封休夫書,安昌國律法中雖沒有不允許,卻也從未有過類似案例,所以在穆昶心中,他沒寫休書,他們就仍然是夫妻。

結果女帝登基後不久,便實施了《婚姻法》,夫妻雙方中任意一方都有提出和離的權利,實現了成親自由、和離自由,且二婚再嫁的情況屢見不鮮,薛夫人便是這《婚姻法》頒布後,第一個主動申請和離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