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第二十一枝紅蓮(九)(第2/3頁)

沈太後常常覺得,也許正是因為自己貪戀權勢,所以做不到像謝隱這樣說放下就放下,這世間怕是沒人能做到他這般,真的無欲無求。她因己身的貪與嗔,無法相信謝隱這種人真實存在,想想也真是有趣。

從謝隱搬到沈太後的寢宮後,他便很少拋頭露面,頂多就是出去花園走走看看,其余時候都是很安靜地待著,沈太後並不能無時無刻不在他身邊,他也不介意。

似乎他的世界裏,就只剩下歲月靜好了。

不過,對沈太後和小皇帝而言,治理一個國家並不是那麽輕松容易的事,她們都在艱難地摸索中。

要辨別什麽樣的臣子能用,什麽樣的人別有用心,面對突發事件又要怎樣處理……也許眼前恭恭敬敬和你說話的人,言語中便帶著蜜糖般的引誘,誘使著你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決定——如果不夠聰明不夠機敏,就會成為別人手上的傀儡。

沒有謝隱在前面保護,她們除了要面對這些以外,還要防止小碗的真實性別暴露,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但沈太後也好,小皇帝也罷,都不後悔。

寒來暑往,夏去冬來,一年又一年的時光過去,小碗漸漸長大,變得能夠獨當一面,不再需要依賴母親和任何人,沈太後也幹脆利落地讓步,不與女兒爭權。

這些年,謝隱安靜地差不多都要被遺忘幹凈,結果就是小碗十七這一年,突發大水,水患害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大水剛過去不久,又是一場波及數州的瘟疫。

雖情況在朝廷調度下最終得到了控制,然而上天就像是刻意降罪一般,瘟疫尚未完全挺過,津南地動,數以萬計的百姓因而喪生,消息傳來時,小碗大受打擊。

自她登基以來,雖有無數困難,可只要她用心努力,就能克服,然天災卻無比可怕,甚至民間漸漸有了傳言,說是“今上無德,天罰之”,將一切天災都歸咎於皇帝,這種聲浪起先只是小範圍,後來卻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

小碗畢竟還年幼,先帝十七歲的時候還醉臥美人膝尋歡作樂,他糊塗幾十年都沒人罵他,怎地小碗就有人在罵了?

這位年輕的皇帝,讓一些腐朽、衰老到骨頭都在生銹的人感到了危險。

小碗的目的很明確,她就是要推動女子入學、讀書、科考、為官,她想要更多的和自己同性別的臣子,這樣才能真正穩固自己的地位,才能即便性別暴露,也不會被當作異類、被排斥、被反對。

原本一切按部就班發展的很好,可短短一年內,竟發生了這樣多的事,很難不讓人認為是不是皇帝無德,上天才會這樣懲罰他的臣民。

謝隱雖在宮中,卻也有所耳聞,他見沈太後神色疲憊,擡手給她將發絲攏到耳後:“可是對你們的計劃有影響?”

沈太後在外人跟前向來剛強,惟獨在謝隱面前才會流露出無奈之色,她輕輕一嘆:“按照原本的計劃,過完年就是小碗開創女子科考的時候,可這一年著實是太難,怕是要往後再捎捎。”

過了年小碗就十八了,沈太後愈發焦急,究竟何時才能讓小碗以女人的身份生活?

“天災本非人力所能控制,這並不是小碗的錯。”

“朝中已經有人進諫,要小碗寫罪己詔。”

沈太後冷笑不已,“先帝在位那幾十年倒是沒天災,將他們一個個喂得腦滿腸肥,如今倒反過來逼迫小碗了。”

謝隱見她生氣,輕輕拍了拍她的背,問道:“若是我記得不錯,津王的兒子,比陛下還要大上幾歲吧?”

沈太後眉頭一蹙:“你的意思是……”

“這些年,津王雖老老實實待在京中閉門不出,可你覺得,他真的能甘心嗎?”

本來是高貴的王爺,甚至還有當皇帝的可能,結果被沈太後削掉手指不說,還被閹了個幹凈,津王對沈太後不怨不恨的可能性有多大?

“謀逆造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小事,無論天災再怎樣嚴重,想要借此將陛下拉下馬,成功率太小了。除非……”

“除非小碗的真實性別暴露了。”

沈太後一字一句地說。

謝隱望著她:“去查查吧,尤其是陛下身邊的人。”

知道小碗真實性別的無非就那麽幾個,沈太後、謝隱,以及沈太後和小碗身邊的幾位貼身宮女。

到了發育期後,小碗的容貌變得秀氣,聲音也逐漸變得清亮,屬於女性的生理體征愈發明顯,尤其是每個月都會來的癸水,這才是最麻煩的。

所以再怎麽瞞,也不可能像幼時時那樣輕松,這也是為何沈太後如此著急的原因。

原本因著天災急得上火,導致腦子都沒往小碗身邊的人想,一想到有人背叛了小碗,向津王泄露了小碗的秘密,沈太後便無比惱怒,她勉強忍住氣,對謝隱說:“隱哥,我去去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