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第二十五枝紅蓮(五)(第3/4頁)

只是又一次的拋棄罷了,她爹不會管牙婆把她賣給誰,上回賣去了富貴人家,是她運氣好,可這一回,若是賣到了什麽臟地方,她爹會心疼她嗎?

不會的,說不定她在青樓裏賣身子,她爹拿了幾個錢進去,都不會看她一眼。

這就是她爹。

盧嬸子不願意跟男人兒子分開,所以最後一家四口都被趕出了村子,盧姑娘拿了秀寧的錢,這回是真的把賣身契贖了回來,之後便進了織布廠。

原本裏正覺得盧家人被驅逐,那這房子村裏得收回來,謝隱卻說有盧姑娘在,這就是她的房子,不能因為兒子不著調,就不把人家女兒當人看。

盧姑娘在織布廠幹活非常賣力,這裏可比在主人家好多了,不會挨打挨罵,只要認真幹活就能養活自己,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人人平等,大家都很和善,沒有誰欺壓誰的說法。

漸漸地,她也就不再因父母兄弟耿耿於懷,只後來聽說,她爹帶著倆兒子還是好吃懶做等著她娘伺候,盧嬸子操勞過度大病一場,這父子三人竟是寧可當乞丐要飯,也不願意幹活,更別提是給盧嬸子看病!

盧姑娘終究是心善,她出了錢給盧嬸子買藥看病,盧嬸子自鬼門關活過來,總算明白往日自己有多麽愚昧,只可惜女兒已經不再信任也不再需要她,她也只能黯然神傷地找了個打掃的活兒,每日遠遠看著明媚活潑的女兒,默默地守著她。

以後這對母女會不會和好沒有人知道,但盧姑娘已經有了新的人生,不會再回頭看了。

任何使你痛苦的,都可以割舍。

因為廠子紅紅火火,所以謝隱的話在村子裏比裏正都管用,他讓村民們種棉花,雖然不曾見過這玩意兒,大家卻還是聽他的,有些好奇的小孩天天往地裏跑,觀察這奇奇怪怪的東西,棉花,為什麽要叫棉花?它是花嗎?花,那不就不能吃嗎?不能吃的東西要來做什麽呢?

種了不知多少年的地,謝隱對棉花種植已經很有一套,從滴灌到施肥,再從除草到防蟲,他還做了一本小冊子,每戶人家都派個人來學習,不學不行。

方三今年的考試又沒過,在私塾裏也學不到什麽了,他看著大哥日漸精明能幹,二哥更不必說,就連柔弱的秀寧都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在村裏儼然是一票娘子軍頭領,惟獨自己一事無成,心裏焦急。

謝隱見他情緒不對,知道這樣下去別說考秀才,讀書怕是都靜不下心,就讓方三暫時在家裏待著,負責管小孩兒。

大人們天天上工,小孩們到處竄到處跑可不行,這麽點大的孩子正是接受教育的時候,別的地方暫時無能為力,但興江村的人對謝隱十分信服,他說要建村校,家家戶戶都願意出錢。

方三的學識去考狀元雖不行,給孩子們啟蒙肯定遊刃有余,謝隱平日裏也在村校,和方三所教授的知識不同,他更多的是帶孩子們做實驗、講故事,而且鼓勵村民們把女孩子也送來。

重男輕女的情況雖然還有,卻比一開始好了不知多少。

小孩子們變得幹凈、聰明、懂事,父母感受的最清楚,村校只收很少很少的學費,但孩子多,這些錢都由幾位老師平分,方三那顆躁動不安的心,也在孩子們稚嫩的聲音中逐漸得到平靜。

如今的興江村在外頭有了個稱號,叫“神仙村”,這裏紅磚綠瓦道路平整而暢通,村民們的風貌也是積極向上,何大人每次來都合不攏嘴,如今興江村出產的紅磚跟布匹在本州已經出了名,就連知州大人都曾親自來看過,並且拍著他的肩膀鼓勵他好好幹,最好是所有村子都能像神仙村這樣自給自足、精神富裕。

這一日,縣衙來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這位客人身高八尺,氣質尊貴,一雙鳳眼不怒自威,侍從亮出令牌,嚇得何大人撲通一身跪在地上:“微臣見、見過殿、殿……”

“何大人不必多禮。”

這位二十出頭的青年態度溫和將何大人扶起來,何大人受寵若驚,隨後聽貴人問道:“我聽說本縣有一神仙村,村裏的人盡皆安居樂業幸福祥和,宛如世外桃源,不知是真是假?”

何大人有好多話想說,可話到了嘴邊就語無倫次結結巴巴,貴人見他這般,不由輕笑:“何大人不必緊張,當我是個普通人即可。”

說是這樣說,可誰敢?這位可是太子殿下啊!

今上這兩年大病不斷,如今已有退位之意,不出意外,這位便是未來的皇帝了,他可以對臣子和藹可親,臣子可不能真的沒有規矩。

出了縣城有三條路,分別通向三個不同的地方,其中最左邊那條路顯然與中間及右邊的不同,太子好奇道:“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水泥路?我還是頭一回見,把馬車停了,我要下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