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第二十五枝紅蓮(七)(第2/3頁)

太子道:“先生大才。”

頓了一下又接道:“若先生肯隨我出山,定能兼濟天下,惠澤萬民,成就青史美名。”

謝隱輕哂:“我問客人看出什麽,客人卻對我一通吹噓。”

他講話不像何大人,何大人還會委婉點,謝隱就差沒明說你驢唇不對馬嘴,場面一度變得有些尷尬,太子遲疑道:“先生的意思是?”

“我沒有什麽意思,只是希望客人能明白一件事。”

謝隱淡淡地說著,“女人是人,但願客人能記住這四個字。”

只聽過要愛民如子,不曾聽聞愛民如女,是女人不包含在民裏,還是世人都不愛女?為何女人總是受苦受難,總是無法解脫自由?

如果說在他腦海中浮現的畫面裏,曾有一人於地獄中受鐵鏈刺骨業火焚燒,那麽謝隱在人世間所看到的,也正是這一幅幅業火纏身的景象。

“若客人不嫌棄,便留在村中小住數日,也許能看得更清楚些。”

不知為何,太子總覺得在面對謝隱時,有種說不出的發慌,很像幼時功課沒做好被父皇抓到,但又更沉重、更不安,簡直、簡直就像是在被神審判。

如果他做不好這個皇帝,那就別做了——神似乎是這樣的意思。

太子以為謝隱留他小住,就是像今天這樣四處走走看看,其實還是蠻舒適的,說句實在話,除了伺候的人不多,興江村可比宮中方便多了,光是馬桶熱水器就已經足夠太子流連忘返。

然而他想多了,從第二天開始,方大就給他帶了一套制服,太子記得昨兒在窯廠看見的工人就都這麽穿,愣了一下,“這是什麽?”

方大老實道:“二弟吩咐的,讓你穿上跟我們幹活。”

侍衛們一句放肆就要脫口而出,太子卻擡手制止,他想請方二郎出山輔佐,勢必要投其所好,不就是幹活?他君子六藝樣樣精通,難道還比不上普通百姓?

事實證明,六藝再精通,也基本運用不到實際幹活上,燒磚是個折騰人的活兒,現在天冷了還行,天熱的時候簡直要命,但窯廠的工人們還能哈哈笑著一邊幹活一邊把芋頭吊進去烤。

太子不由得問:“這樣辛苦,你們怎麽還笑得出來?”

“有啥笑不出來的,咱們燒出來的磚質量好得很,每個月有工資還有獎金,家裏日子比從前可好太多了,累點咋了?”

對於幹活笨手笨腳的太子,工人們很憐惜,覺得他這樣的以後可能沒法養家,就勸他找個能幹的女人,以後他在家裏洗衣做飯帶孩子,讓女人出來上班,聽得太子一愣一愣的:“男主外女主內……”

“那都是啥時候的思想了!”一個中年大哥手一揮,“我家媳婦可厲害了,人家都當上車間主任了,我可好,還是個普通工人,要不是想給閨女多攢點錢,我就在家喂豬做飯了。”

“是啊是啊,我媳婦也能幹,哎喲,你說咱們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能被這樣的媳婦看上……”

太子聽著,感覺有些魔幻。

興江村外,跟興江村裏,好像完全是兩個世界,興江村不僅在衣食住行上遠遠比其他的地方更加先進,思想上同樣也是,難道這是社會發展必然產生的結果嗎?

女人們開始覺得她們不應該被關在家裏,應該擁有和男人一樣的權利,應該得到上學、工作、當官的機會,這不應當是男人專屬的權利,那麽男人們呢?

他們會不會像女人一樣,覺得憑什麽都是人,卻要見官下跪,服侍皇族?如果任由這樣的思想浪潮發展下去,統治者的地位是否會被動搖?

太子想要本朝千秋萬代,絕不想皇室的統治與尊嚴被推翻。

上位者總希望奴隸不要覺醒,最好永遠保持愚鈍,因此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要以忠孝治國,忠君愛國,國為大家,忠字永遠排在第一位。

如果奴隸變得聰明,懂得反抗,那還有統治者的好日子嗎?

但人的思想是會發生變化的,尤其太子還年輕,他還沒有完全腐朽到如他的父親那般對皇權執著,他甚至還有一腔熱血,即便統治者的身份令他感到了不安,他仍然是願意去多看、多學的。

沒學會就別走了,永遠在興江村待著,一直待到他學會為止。

用一個不大恰當的比喻,興江村是個傳銷地點,而思想尚未成熟的太子就是被洗腦的加盟者,等到他從這出去了……可能將要用一生來治愈。尤其是小光團還朝人家身上丟了個小觸手,謝隱沒來得及抓住,眼睜睜看著太子打了個激靈,然後就突然“開了竅”。

他把小光團捧出來,想批評,又沒舍得,有無能感受到他的情緒,知道他想做什麽,然後便會分出一部分力量,小光團不像小人參精跟小刺猬精本身便有法力,它分出去一點,就會變小一點,需要休息一段時間才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