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求子(第4/4頁)

彭澤見薛侃蹬鼻子上臉,心裏也來火了。他冷冷道了聲“不知好歹”,用力甩袖出去了。

出去時,彭澤隱約聽到牢獄中有窸窣聲,一晃而過。彭澤以為是老鼠,他和薛侃誰都沒有在意。

彭澤貴為正二品吏部侍郎,在朝堂中也是跺一跺腳地面就抖一抖的人物,自然帶來了人手把守要道。但孫、曹二人才是主管此案的官差,對監獄的了解遠超彭澤。孫應奎、曹汴本來是為防萬一才留下來偷聽,哪能想到,竟然聽到了這麽恐怖的內幕。

孫應奎、曹汴都快嚇死了,連夜寫了折子上報。他們不敢走正常流程上疏,要知道內閣只手遮天,全國各地官員的折子放上禦案前,都要先經首輔過目。孫應奎、曹汴的折子要是落到首輔手裏,那就等著腦袋搬家吧。

幸好皇帝也知道內閣權力太大,另外辟了一條道路牽制內閣。官員如果有急事,可以從左順門上書,太監會直接把折子送到皇帝跟前。內閣、太監相互制衡,皇帝才能穩坐帝台。

皇帝因此看到了孫應奎、曹汴的折子。皇帝越看臉色越沉,張佐侍奉在一邊,心裏不住打鼓。

皇帝看完了,一言不發放下折子。張佐悄悄上前換茶,問:“皇上,您批了好一會折子了,要歇一歇嗎?”

皇帝擺手,依然不說話。張佐明白了,放下茶盞,輕手輕腳告退。

皇帝想起幾日前的事情,張敬恭給他拿來一份草稿,說夏文謹指使手下人擁立太子。剩下的話張敬恭沒說,但皇帝是個十分多思多疑的人,皇帝忍不住想,他還春秋鼎盛,夏文謹卻主張立太子,意欲何為?

皇帝越想越生氣,張敬恭低著頭,就像沒發現皇帝的臉色一樣開口,說皇帝可以按兵不動,等再過幾日,看看會不會有人上呈奏折。

皇帝同意了,沒有發作。等了幾天,果然等來了一封相同的奏折。皇帝當時氣狠了,下令將上疏之人逮入廷獄,狠狠審問。這幾天皇帝怒氣消散,漸漸覺得前幾日之事有疑,結果剛好在今日,孫曹兩人送來了偷聽到的薛侃、彭澤談話。

若說前幾日皇帝發的是最表層的火,如今,才是真正動怒了。皇帝靜靜想了一會,叫張佐進來,說:“傳陸珩進宮。”

作者有話說:

皇帝:我真生氣了,你們完了。

***

朕惟陰所以相陽,若地之承天者也。夫為妻綱,婦道曰敬順而已矣。元配既早失,乃因助祀不可無人,列禦不可無統,遂推張氏為皇後。恩禮之所加遇,時甚近。乃多不思順,不敬不遜屢者,正以恩待。昨又侮肆不悛,視朕若何。如此之婦,焉克承乾?今退聞退所,收其皇後冊寶,天下並停箋,如敕奉行。——《明世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