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紅色長春(第2/2頁)

事實上語言從來不是問題,作為水貨提督不行,一般提督往往很優秀,擅長好幾門語言是很常見的事情。

“那當然了。”聽到蘇夏的問題,長春把手一揚,“Товарищ,привет。”

蘇夏的英語水平還好,簡單的溝通沒問題,日語也聽得懂不少,對俄語就真的抓瞎了。然而再不懂,總有那麽幾個詞是可以聽得懂的,比如說達瓦裏希,他幾乎立刻笑起來。

長春搖晃著蘇夏的手,輕輕唱起來:

“Расцветалияблониигруши。

Поплылитуманынадрекой;

ВыходиланаберегКатюша。

Навысокийберег,накрутой……”

蘇夏作為國人,可以沒有聽過其他俄語歌,但這一艘俄語歌絕對是聽過的,甚至聽過相當多,從各種各樣的地方都聽過。當那熟悉的歌聲響起來,明明是國人,不知道為什麽感覺激動得要泛起雞皮疙瘩。

長春停下歌聲,問道:“提督知道這首歌是什麽吧?”

“那當然。”

“提督會唱嗎?”

“中文的倒是會點。”

“我想聽。”

蘇夏咳嗽一下,輕輕唱起來: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蘇夏唱完那一點就停下來了,長春詢問:“後面呢,繼續唱啊。”

蘇夏不好意思說:“就會這一點。”

“好遜。”

喀秋莎創作時並沒有流行,兩年後發生的蘇聯衛國戰爭使這首歌曲脫穎而出,並伴著隆隆的炮火流傳了開來。如此說來,恰恰是戰爭使這首歌曲體現出了它那不同尋常的價值,而經過戰火的洗禮,這首歌曲更是獲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蘇夏心想著,他說道:“喀秋莎我是不太好,我會那個——”

“那個什麽?”

蘇夏清清嗓子,然後醞釀了好半天總算出聲: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要為真理而鬥爭!

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

奴隸們起來,起來!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

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蘇夏唱完,長春接著唱: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他們一起唱完,紛紛露出欣慰的笑容。

長春突然問道:“提督你知道嗎?”

“知道什麽?”

“國際歌原來是法國人寫的。”長春說,“但是法國人十個月就投降了。”

蘇夏一愣,頓時大笑起來,差點想要爬到地上捶地大笑。法國從39年9月對德宣戰,40年6月向德投降,總共10個月。真要說起來,號稱歐洲陸軍第一的法國面對德國入侵僅僅抵抗了39天就宣布投降。法國是革命老區沒錯,但是二戰真的太拉胯。

長春突然說:“提督,你說這個世界上什麽是最強大?”

蘇夏一下子跟不上她的節奏,下意識道:“什麽?”

“這都不知道嗎?”

長春松開蘇夏的手,走在最前面。

“Краснаяармия,доблестныйфронт。

Непобедимыйкакнашнарод。

Ведьоттайгидобританскихморей。

КраснаяАрмиявсехсильней。

ТакбудетКрасная。

Непобедима。

Настражеродиныродной。

Ивседолжнымы。

Неудержимо。

Идтинасправедливыйбой!”

長春唱完,回過身來,朝著蘇夏揮舞雙手,問道:“現在知道了嗎?”

“紅軍最強大。”蘇夏微笑。

“對,紅軍最強大。”長春說完朝著他伸手,“提督,牽手,我們再牽手。”

蘇夏這次不等長春過來抓他的手,他主動伸出手,握住她柔軟的小手。

這是我的長春。

最可愛的長春。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