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擔架,擔架來了,讓一讓。”

葉一柏、理查、波恩教授還有幾個面容嚴肅的白大褂。

“一二三,過!”

呱呱呱……

頭頂好似有烏鴉飛過,四五個大男人同時用力居然一下子沒擡起來。

“讓開!”格林女士一把撥開理查,她面容嚴肅,再來一次,“一二三,過!”

兩百多斤的肉體並不怎麽穩地過到了擔架上。

理查看了看自己的手,臉上慢慢露出崩潰的神色,“葉……”

葉一柏拍了拍理查的肩膀,表示了他的理解和同情。

四個保安各抓起擔架的一角,隨後十分艱難地邁動了步伐。

“哎呦,哎呦……”威爾遜先生似乎感覺平躺很不舒服,在擔架上不住地調整著睡姿,這就更為難四位保安大哥了,葉一柏快速上前,和波恩教授一左一右扶住擔架兩邊,才讓四個保安稍稍松了一口氣。

“威爾遜先生,請不要翻動。”波恩教授嚴肅道。

“波恩,我這麽躺著不舒服,我是不是也要死了,跟鮑斯一樣,哦不,我不想死,我還年輕,我還沒有退休享受生活。”看來這位威爾遜先生和波恩教授是老相識了。

波恩教授瞥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不會的,現在是白天,醫生都在上班,你死不了。”

說到這個話題,威爾遜先生好似精神了一些,“波恩,不是我說你們,濟合太傲慢了,現在華國很多醫院都有夜間值班的醫生,而濟合卻門都不讓進,這是對生命的漠視!”

30年代,整個全球範圍內都沒有二十四小時急診的概念,歐美等西方國家由於歷史原因已逐步向家庭醫生制度靠近。

在這個制度下,全科的家庭醫生承擔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疾病治療,剩下的家庭醫生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症才會被送往醫院接受專科醫生的治療,甚至歐美的很多醫院只接受來自家庭醫生的病人,而不接受病人自己跑來醫院。

而非常不巧,濟合正是後者。

當初公共租界裏的領導喊著“給僑民最好的醫療條件”,愣是讓國際知名的濟合來上海開了個分院,濟合來到華國,沿用的自然是本院的制度,家庭醫生預約制。

但到了華國,醫院辦起來後,濟合的院領導們才發現,華國的公共租界的家庭醫生少得可憐,如果他們堅持用家庭醫生預約制,那大概一年也收不了幾個病人,於是院領導們一商量,把家庭醫生預約制改成了預約制,並增加了專科醫生坐診時間。

但是即便如此,鮑斯先生這類事,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我們已經在談論如何結合租界實際改變我們的值班制度,接下去我們會和華國醫院去交流一下,學習他們的經驗,但是威爾遜,一個成熟醫生的培養至少需要十年,我變不出這麽多醫生來。”

比起被原有制度困住的濟合,華國人自己的醫院都是從無到有,因此更加契合華國的實際情況。

以前的中醫時期,華國哪個郎中沒有半夜被叫起來去看病的經歷,因此這個時代的華國醫院建立之初就下意識地制定了夜班輪值制度。

“格林醫生,推床到了。”喬娜並著幾個護士推著一張推床到了台階口。

波恩看著威爾遜那堪稱龐大的身軀,無奈道:“來,大家一起幫忙,再來一次。”

不過威爾遜先生顯然是有自知之明,“我……我自己來。”

說著,他艱難地從擔架上爬起來,在提著擔架眾人痛苦地表情中,四肢並用爬到了推床上,安詳地躺好,隨即再次打了個嗝。

葉一柏注意到就剛剛倒地急救到現在,這位威爾遜先生已經打了不下五次的嗝,腸胃毛病?

波恩教授顯然也是這麽認為的,將人安置到臨時病房後,他對理查道:“喬娜,讓消化內科的安東尼醫生過來看看。”

“好的,波恩醫生。”喬娜說完,風風火火地離開。

戴維等工部局的人從剛剛開始就一直跟在一眾白大褂身後,但看著現場緊張的場面,無人敢開口生怕打擾了濟合的醫生救人,眼見威爾遜先生似乎好一點,戴維忍不住開口道:“威爾遜先生怎麽樣了?”

波恩教授連眼神都沒有給他一個。

當著這麽多人被下面子,戴維氣急,卻囿於波恩教授的身份無法對他發火,他目光一轉,看到波恩身後的葉一柏,笑道:“濟合什麽時候也招華人醫生了,他分得清手術刀的型號嗎?”

葉醫生觀察病人的眼睛眯了眯,擡頭看向戴維,笑道:“勞戴維先生您惦記,手術刀的型號我還是分得清的。倒是戴維先生,您看起來對醫療工作非常熟悉,著實令人敬佩。”

戴維自然不知道華國語言的博大精深,他聞言還頗感自得,“那是自然,我以前可是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