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葉一柏走進紅十字醫院的副院長辦公室,沈來和梁少輝都站了起來。

“葉醫生,來,我跟你介紹一下,梁少輝,普濟的梁院長,坐坐坐,我這你就別客氣了。”沈來笑呵呵地說道。

梁少輝梁院長,在上海醫學界也是極負“盛名”的人物,華國第一個公然把“男科治療”登到報紙上宣傳的院長,後世那些個在公交車上街頭巷尾看到的治療男科不孕不育廣告的祖宗就是這位了。

“梁院長,您好。”葉醫生客氣地和梁少輝打招呼。

梁少輝被稱為上海醫學界裏的狂客,被許多老一輩的學者所不喜,沈來在邀請他怕葉一柏有想法曾特意打電話問詢過,也解釋了梁少輝當年這一出格之舉的苦衷。

普濟建立之初,國內戰爭頻發,人民困苦,而西醫也僅在中上層人士中流行,且這時候的大型綜合性醫院大都是外國人設立的,收費高且因為語言問題,普通的華國百姓幾乎不能享受到綜合性醫院帶來的醫療便利。

而沈來和梁少輝這群人就萌生在自己創辦醫院的想法,普濟、紅十字會醫院都是這個時間段被創立出來的,創立之初,國人的不信任、維持醫院運轉的龐大資金壓力,這一群華國最早的白大褂在醫院創立之初幾乎是不拿工資的,全憑著一腔熱血和奉獻精神在堅持。

但維持一家醫院需要多少資金,再厚的家底在有進無出的情況下都會被耗光的。

“都說他離經叛道不要面皮,但是我們一起走過來的人知道,那時候是真的堅持不下去了,在那時以後,梁少輝這三個字就和男科捆綁在了一起。但我敢說,若論組織能力,這上海醫學界無人能出其右。”電話那頭的沈來這樣說道。

“沈院長,您多慮了,疾病只分輕重緩急,哪有分三六九等的,梁院長能在如此逆境中為普濟掙來一條生路,著實值得我輩中人學習。”

這通電話後,這才有了今天這一遭。

梁少輝上下打量著葉一柏,面上滿是笑意,他對著葉一柏伸出手來,“疾病只分輕重緩急,哪有三六九等,葉醫生,久聞大名了。”

葉一柏也伸手和他握在一起,在這位梁院長身上,葉一柏依稀看到了曾經課本裏提到的那些民國狂士的影子。

“梁院長,您過獎了,很榮幸見到您。”

“行了,你們別客氣來客氣去的,少輝啊,這次有葉醫生在,洋人出錢,咱不但白得便宜,還能為上海周邊的百姓謀福利,這事你得好好做。”沈來道。

“那是當然,我早就準備過了。”梁少輝說著,從身旁的包裏取出兩張紙來,分別遞給葉一柏和沈來。

“這是我這幾日搜集的,西城區一帶是上海工廠的聚集地,我跟附近幾家醫院和診所聯系後統計了一下,就西城區那一片,每天至少有七八個,這還是上門求診的數量,更多的工人,手斷了,草木灰抹一點也就過去了。

所以病人是不用擔心的,主要是前期的宣傳工作和組織工作,我們普濟本身就在西城區,到時候我這邊可以留出幾個手術室和病房出來了,至於具體的病人接送的細節……”

葉一柏聞言笑道:“這個問題不大,濟合和聖瑪麗都有救護專用車,到時候調幾輛過來就行。”

沈來和梁少輝聞言對視一眼,沈來驚訝道:“一柏,這事你能做主?”

“救護車輛本身就是救護中心在調配,而且卡貝德院長和波恩醫生對這次推廣計劃十分重視,至於聖瑪麗那邊,也就是打個招呼的事,沒有你們想的那麽麻煩。”

上次醫學討論大會後,葉一柏這個秘書長和很多醫院的醫生都有交集,一眾大醫生願意和葉一柏這位後起之秀交好,加上這次“重生計劃”聖瑪麗醫院也要參與進來,調配幾輛車並不困難。

“這就太好了。”

梁少輝撫掌大笑,看向葉一柏的目光更加不同起來。

別聽這位葉醫生說得容易,不管是他還是沈來都明白這可不是簡簡單單幾輛車的事情,這代表著這位葉醫生已然可以調動那些洋人的醫療資源了。

這洋人的醫療資源可不是說一兩個床位的事,而是穩定的藥品供給線,現在國內雖暫時和平,但內憂外患猶在,更有外敵虎視眈眈,若是戰火再起,那藥品便是價值千金啊。

三人又細細商討了“重生計劃”的具體流程,確認可實施性後,才都松了一口氣。

“那就先這麽敲定了,有什麽問題我們電話裏再聯系。”

“好,我回去和波恩教授溝通一下,普濟到時候空出來的病房和手術室的損傷和濟合後勤部對接,濟合全額報銷,這都是撥下來的專項資金,梁院長不用和他們客氣。”

梁少輝笑道:“這你放心,我絕對不會和那些洋人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