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2章 碰撞(第2/2頁)

偏偏,他們還沒法解釋!

良久,寺正慧明就嘆了口氣,“師兄,我去準備財物,他們說多少,就多少吧!”

金光大師搖頭嘆息,“修不修僧不僧,總想左右兼顧,結果就是兩頭不落好!

慧明,財物之事,不要斤斤計較,要寬容,不要舍本逐末!

我這就去找那青木,咱們大昭寺廟小,容不下他這座真佛……”

眾大昭高層默然不語,這種事,沒法細究,尤其是對僧人中的修行人,他們寧可自己吃個大虧,也不敢推那青木出去頂缸,誰知道動了這個青木,還會不會來什麽黑木白木?

現在只是虧財,如果惹了修行人,卻可能虧命!

所以,只能讓他離開。

大昭寺,座落於普城東十數裏的落霞坡上,普城周圍地形,少有高山,落霞坡在周圍環境中已經算是個地勢較高的所在,寺前是大片的梯田,適合人群匯聚;寺後則是溝壑遍布,山林密集,在官府的約束下,這裏是不允許人進入的,就怕發生什麽危險,當然,只在這三日,錯過這個時間段你若願意進來找死,也沒人來管你。

熱鬧都在寺前,數萬人齊聚,各按戶籍,領取春種,領取財物,是一個非常繁復的過程;事實上,類似這樣的善事集中在一地,一個時間來進行非常的不科學,但既然背後的力量別有目的,那又另當別論。

寺後一個小角門,平時也是小沙彌每日傾倒生活垃圾的路徑,一個中年僧人從中走出,頭也不回,

這是一次不名譽的離開,對他來說,在給收留自己的寺院留下這麽大的麻煩後,他是不願意就這麽走的,但修行人考慮問題的方式和普通凡人不一樣。

破財,對修行人來說從來就不是什麽大事!

大事是普城找麻煩的權貴後面的那股道家力量!

道統之爭,高於一切!哪怕他們其實都是散修,都是不入流,不在冊,閑吃蘿蔔淡操心的局外人。

這是他們在修行中,在功法學習中,在日積月累的見識增長中,不知不覺的形成的理念,存在於道家修行過程中的潛移默化。

明面上的那些東西,無足輕重,對修行人來說,他們之間的碰撞勢不可免,從道家發動凡俗力量對付大昭寺那一刻起,這就是注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