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如冰之清,王佐之才

“胡鬧!”衛樺晚間安置在郭氏正房的時候,聽到郭氏想要讓自己帶著長子衛鈞一起拜師的時候,斷然斥責道。

郭氏聽到衛樺直接拒絕,心中感到有些屈辱,直接對著衛樺問道:“夫君難道是覺得鈞兒不如六姑娘?”對於庶女,郭氏向來只是稱呼排行。

晚間和女兒一起用晚膳的時候,郭氏確實被女兒衛嬋的話說得十分動心。陸修是天下聞名的大儒,是僅存的最頂級的世家家主,弟子數十人,南北兩朝皆有其弟子,且不少都已位居宰輔,試想若是有這樣的老師,會得到多少人脈!

郭氏想想自己的長子衛鈞,如今已是十七歲的年紀,在太學中求學,衛家的家門不顯,並未拜得良師。衛鈞快到了出仕的年紀,郭氏自是希望自己長子能夠在中正官那裏得到一個“上上”的考評,但是顯然以如今衛鈞名聲不顯的情況看,能得個中上都算是大吉。

在郭氏看來,自己的長子天資聰穎,讀書勤勉,品行出眾,才學兼備,總之是最出眾的人,能夠甩喬微一個庶女十八條街去,只不過這次宴會自己長子尚在太學,痛失機會,不然這樣的好事如何會落到一個庶女頭上

喬微能有資格拜師陸修,她的兒子自然也能,故郭氏才有此氣憤之言。

“你以為正明公什麽人都能看得上眼?”衛樺一甩袖子坐在椅子上,看著固執己見的妻子,不悅道:“五年前,陸氏族人將族中天賦最佳的陸臻引薦給陸修,想要陸修收下陸臻,但陸修考教後,只道陸臻百裏之才,他會教導陸臻,但卻不會過繼陸臻。”

百裏之才一詞出自《三國志·蜀志·蔣琬傳》:“蔣琬,社稷之器,非百裏之才也。”百裏之才可算作貶義,當然陸修也不是說陸臻只能夠治理百裏之地,而是說陸臻不能夠承受社稷之重。

“但陸臻在三年前的品評中得了上中之評,如今已經得任一郡之長,其治下政和亨通,可謂少年英才。”衛樺寒門出身卻能做到尚書之位,自有一番過人之處,他見解獨到,“如陸臻尚不能被正明公滿意,你覺得鈞兒能讓他滿意?”

雖然衛樺也不想承認自己悉心教養長大的長子不如一個被自己忽視的庶女,因為這意味著他無識人之能,但事實就是如此,只從今日的一番對話來看,他這個庶女雖有些幼兒心性,但絕對擔當得起天縱英才四個字,衛樺相信陸修正是看中喬微的天分,才會願意收喬微為徒。這個時候他若是擅自帶著長子去陸府拜師,只會讓陸修生氣,得不到半點好處。

衛樺不是郭氏這樣只局限於後宅爭寵的婦人,比起嫡子庶女這些禮法,他現在更在意的是衛家的未來。

“好了。”衛樺看著郭氏還是憤憤不平的樣子,想要痛斥郭氏愚婦之見,但是想到郭氏到底給自己孕有嫡子嫡女,還是給郭氏留了兩分面子,不過他還是不放心地囑咐道:“日後你要待阿微寬和些,阿微的分例也要提上來,提到和阿嬋等同,若是怠慢了阿微,陸家怕是要覺得我們輕看陸家呢。”

事實上,衛樺已經在思考等喬微拜師後,將喬微記在郭氏的名下記為嫡女,這是對陸家的示好,也是提高喬微的身價,為以後的聯姻做準備。

郭氏想要說陸家勢再大,還能管得了衛家的家務事不成?可衛樺已然生氣的樣子,還是讓郭氏住了嘴應了是。

喬微不清楚郭氏和衛樺的對話,但她很清楚無論府中人怎樣心思浮動,各懷鬼胎,衛樺為了衛家,一定會為她的順利拜師保駕護航。事實上,衛樺也沒讓喬微失望,衛府浮動的人心都讓衛樺一力壓了下去,第二日與郭氏這個嫡母一起帶著喬微前往陸家拜師。

喬微一行人到陸府後,郭氏便被崔氏邀請去了後院,並沒有參與這場拜師禮。事實上,拜師這種事情很少有母親參與,若不是喬微是女子,衛樺一人帶喬微前來就可以。

陸修帶著喬微在孔子像前焚香拜師,之後喬微對著陸修叩首,陸修又說了一些勉勵的話後,這拜師禮就算是完成了。

拜師完成的喬微站在陸修下首,聽著陸修和衛樺對話。

“我如今年事已高,阿微應是我的最後一個弟子。”陸修對著衛樺道:“我膝下淒涼,弟子也都不在身邊,想留下阿微常住府中,一來我可以悉心教導,二來也多一些子孫承歡的歡愉,還望衛尚書成全。”雖是商量的話,但是陸修的語氣卻不容拒絕。

“正明公折煞晚輩了,阿微能得正明公看重,那是阿微的榮幸,身為弟子侍奉老師亦是弟子本分。”衛樺沒想到陸修如此看重和喜歡喬微,居然要讓喬微長居陸家,不過陸修越喜歡喬微,衛樺就越高興。

“以後還要煩勞正明公多多照顧小女了。”衛樺連忙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