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如冰之清,王佐之才

後世歷史學家最喜歡研究的人物和最受人追捧的人應屬大魏開國宰輔陸微無疑,很多人覺得陸微的這一生是開了掛的。

在華國最好的歷史學院中,有一場來自權威歷史學家陸穎教授的講座,講的不是別人,正是陸微,這場講座可謂是盛況空前,教室中不僅無一空席,除了講台上能下腳的地方都站滿了人。

陸穎來到教室中,看著裏裏外外塞滿了的學生,笑道:“我怎麽不知道我的魅力這麽大?”

教室中的學生聽後哄笑起來,有學生叫道:“我們都愛聽您講課。”

“你們要是喜歡,怎麽不來支持一下我的選修課?我的選修課上座率可是最低的,這話可不誠實呦!”陸穎聽到這話打趣道,“好了,我知道這是我占了陸文公的光,閑話不多說,我們今天就來系統地聊一聊陸文公。”陸微死後謚號文,又稱陸文公。

“陸文公的一生可以用天才奇才來形容。”陸穎說道:“諸位也知道我姓陸,是陸氏子弟,算起來,陸文公我得尊稱一聲老祖宗,這估計也是你們來聽我講座的原因吧。”這年頭很多學混子都喜歡拿陸微的事情開講座招搖撞騙,畢竟捧場的人多,能賺錢,但時間多了,大家也都認識到這些人是騙子,沒多少真才實學。

“在我們陸氏,長輩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說一句,你若是有陸文公十分之一的聰穎就好了,陸氏也就後繼有人了。”陸穎笑道:“我從小也是聽著這樣的話長大的,我自問也不是蠢笨人,小時候很不服氣這話,但直到後來在家中細聽長輩說起陸文公的故事,我才徹底服氣。”

“教授,陸文公真的是神童嗎?”有學生好奇地問道,神童總是有神秘色彩的。

“這是自然,眾所周知,陸文公是過繼到陸氏一族,陸文公的姐姐也就是陸氏八十代家主的親生母親曾說過,陸文公自幼聰慧,喜愛讀書,基本上可以過目不忘,過耳能誦。在陸文公解開玲瓏棋局的時候,研讀棋譜也不過一個月,可以說是新手,敢問諸位,給你們一個月,所有的棋譜都給你們,你們能解棋局嗎?”

說到這,陸穎搖了搖頭道:“我自問我是不能的。”

“關於過繼這一點,是世人最為詬病陸文公的地方。許多人覺得,陸文公過繼是忘恩負義,甚至有的人說是陸文公在攀高枝兒。”陸穎看著下面議論紛紛的人,開口道:“其實並不是,當初陸文公過繼,陸家付出了不少的代價,陸文公之父也就是大儒正明公許了陸文公的親生父親衛樺尚書令一職。”

“當時衛樺還只是六部尚書中的一個,在尚書省之上還有左右仆射和尚書令,當時的尚書令王彥是正明公弟子。諸位可以翻閱史書看到,在陸文公過繼後不久王彥便辭官,舉薦衛樺接任尚書令一職。”陸穎講出了在座所有人都不知道的內情,

“衛家對陸文公是有生恩,但這場過繼是你情我願,或者說是一場買賣,一個尚書令官職換取了陸文公,有人曾說,正明公若是商人,那是天下最聰明的商人,用尚書令之位買到了權傾天下的宰輔,保住了陸氏百年的富貴。”陸穎這話說得玩笑,但其中的意思卻也是真的。

“陸文公一生,最為大家廣為熟知的事情,那便是開科取士和均田制,前者沿用至今,後者奠定大魏百年稅畝制度,這兩者可以說是大魏繁盛五百余年的基礎。”陸微接著道:“均田制和之後選用的租庸調制度,我就不說了,你們中大部分對此都不感興趣,你們最感興趣的就當是開科取士,也就是科舉制度。”

“大魏的科舉和之後其他朝代有一些不同,在大魏五百余年中,除去明經一科,也就是後來的考進士外,還有許多科目,例如明算,明法,明書等等科目,不說別的,就明算一科中,就出過十幾個舉世聞名的數學家,至於明法一科,亦是出過不少法學的先驅者,在座的應該有不少人是學法律的,你們法學系的學院中放著的古代法學先賢的雕塑,可以回去數一數有多少人是出自大魏的明法一科。”

“除了這些,還有雜學一項,有賴於陸文公的大力扶持,不少古代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就是出自此科,當時的大魏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工藝技術,有著世界最先進的知識,大魏京都的太學就如同春秋時期的稷下學宮一般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求學聖地。”

“大魏後代帝王昏庸,滅國之時,當時的亂賊要焚燒京都,但為了太學的無數藏書典籍,數萬太學學子以身相護,和亂賊殊死搏鬥,才保全了太學典籍,讓現在的我們能夠一窺當時大魏之強盛,萬國來朝的局面。”

說到這陸穎感嘆道:“可以說,陸文公親手締造了大魏帝國,也給了無數學子一個學術聖地,至今你們去參觀不少圖書館和高校,依舊能在這些地方供奉著陸文公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