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改革開放,仕途政治

有了蘇老爺子和蘇奶奶的同意,喬微很快就將志願交了上去,原主學得是文科,她倒也不用改文理。這個時代的高考對喬微來說更是簡單極了,只用在政治上多下些功夫就可以了。

在高考前這段時間,喬微除了復習功課外,會無意間在蘇老爺子面前提起南省改革開放的事來試探蘇老爺子的想法。令她慶幸的是,蘇老爺子並不是堅決反對改革開放,而是想要求穩,不願如此激進,特別是開設經濟特區後有些浮躁的風氣,這是蘇老爺子最為反感的地方。

蘇老爺子不反對改革,他只是想要穩紮穩打,再加上老一輩對資本主義帝國的反感,讓蘇老爺子一直沒有在中央明確表示支持,這也是後來政敵攻擊蘇系最重要的一點。

這個結果讓喬微松了一口氣。在如今的蘇家,喬微能做的事情並不多,她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如今的政局,要改變蘇老爺子的觀念根本不是靠一兩次小姑娘的勸說就能實現的。蘇老爺子是個成熟的政客,他對政治改革有一套自己的是非觀,所以喬微很明白如果她必須拿出行之有效的證據,而這個證據必須來自如今的南省深市。

不過現在倒也不是太急,國家對改革開放的道路尚在討論中,如何改革又開放到什麽程度一切都在探索摸索中。

喬微知道在蘇老爺子心目中她只是一個懂事的孫女,還沒有資格和蘇老爺子談政治,所以在高考結束後,喬微在蘇老爺子空閑下來的時候選擇和他談史。

喬微端著一杯茶進了書房,看著正在看書的蘇老爺子,她笑道:“爺爺又在看《資治通鑒》?”

“隨便翻翻。”蘇老爺子接過喬微手中的茶道。

“司馬君實一生歷經四朝,可真正讓他名垂青史地卻只有這本《資治通鑒》了。”喬微拿起蘇老爺子看的一冊,裏面滿滿地都是批注,可見蘇老爺子對此書極愛。事實上,這本書是很多Z國政治家的最愛,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怎麽官至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的人到你口中卻沒有其他可取之處?”蘇老爺子倒是沒有生氣,孫女和他談史以前也不是沒有過,只是他不想要孫女如此片面評價一人,看一個人功過皆要看。

“不是沒有可取之處,當初司馬君實與王介甫就變法之事爭鬥不休,直到現在也沒人能說誰對誰錯,如今世人多偏向王介甫,可當初青苗法確實坑苦了百姓,但若說司馬君實是對的,也不能夠,畢竟熙寧變法確實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富國強兵的效果也十分顯著,司馬君實在拜相後將變法全部廢除,他給出的治國之策又真的對嗎?再翻翻宋史您絕對能看出他的國策亦有很多不足。”

蘇老爺子沒想到孫女會聊到熙寧變法上,但也沒叫停,反而有些興趣地和孫女探討道:“都不對?他們對不對北宋的結局已經告知我們,可是你也莫要用後世眼光去看待史書,在當時他們能拿出這樣的政策已經不易。”就像現在的Z國,他們又能拿出什麽樣的國策呢?他不願最後Z國落到北宋的結局。

“是不易。”喬微點頭,“當初王介甫和司馬君實給出的國策是兩個方向,前者是開源,後者是節流,自古以來積貧積弱,國家貧困時也都是從二者選擇其一。就例如現在,改革開放便是為了開源不是嗎?比起節流,我更傾向於開源。”比起其他人,無官無職的喬微在蘇老爺子面前更能暢所欲言。

蘇老爺子聽後審視地看著喬微,仿佛想要看穿喬微的心思,“這話是誰要你在我面前說的?你爸還是別人?”他覺得是長子或是其他人動了讓孫女來試探他的意思。

“沒有,我最近忙著高考,也沒出去玩,我上次和我爸通電話您當時也在,他提沒提此事您最清楚。”喬微自然不怕蘇老爺子的目光,“我不過是最近讀了些史書,有了些心得,所以想和您說說,您放心我在外面絕不會失了分寸。”

“開源?開源的結果是什麽?變法的結果又是什麽?你讀的書倒也不少,你看看自古以來變法的自商君到王介甫有好結果嗎?就說變法,主張開源的王介甫又真的成功了嗎?最後受苦的不還是百姓。”蘇老爺子聽到喬微的話,臉色好了些,但語氣十分嚴厲,讓人害怕。

他最近也發現自從孫女填完高考志願後變了很多,似乎真的打算插手政治,他沒想攔著,但他也要只道孫女有沒有這個天賦,若是沒有,一個女孩在政界估計會被吃得連骨頭都不剩,要是那樣還不如老老實實讀書,安排個好工作以後嫁個好人家。

“王介甫沒成功的原因很多,他自己在用人和執行上都不行,再加上急功近利和變法的超前性和當時的社會制度不符等。”喬微依舊從容地說道:“他雖沒成功,可是卻有成功的例子,您何必否了全部呢?這可不是治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