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改革開放,仕途政治

蘇律帶著妹妹在漢大的食堂裏吃飯,如今改革開放還未正式開啟,周圍能吃飯的地方也就只有漢大食堂和國營大飯店,而且還都要帶著糧票。

“我聽說你前些日子去港城了?”蘇律對著妹妹問道,這些日子他也清楚了妹妹的改變,他問這話不是阻攔妹妹從政,只是單純好奇如今的港城到底是什麽樣子,說起來他出生早,早些年時期特殊,他雖生在蘇家但也沒有出過國門,到底還是年輕,有些好奇外面,後來參加工作就更沒辦法出去了。

喬微吃了口飯菜,便放下了筷子,她雖然不重口腹之欲,但卻喜歡提高一下生活品質,當然以她現在的經濟條件吃得好些絕對可以,只是食堂中的飯菜卻也真的不和她胃口,外面除了國營飯店又沒有別的飯店,她就是想要改個口味都沒地方去。

“去了一趟,走了走,大哥想要問什麽盡管問。”喬微笑道:“你若是問經濟,我只能說那裏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富庶繁華,在整個亞洲也是數一數二的,大陸是比不了的。”

“難道我們這些年走得路真的錯了?”這讓蘇律有些皺眉,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國策是錯誤的。

“沒有什麽對錯,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喬微搖頭,“前面十年固然有不對的地方,但也有些是正確的,比如我們對封建落後思想的抵制是最徹底的,我們的人民真正認同了人人平等,在我們這裏算是初步沒有了階級。”

“我們的百姓雖不如發達國家的人過得好,但也比建國前好上太多,在從封建到現代的改革進程中我們已經走得比別人快很多了,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喬微笑道:“我們過去也是在摸索,沒有人是生而知之,我們在走一條前任從未走過的路,慢一些走岔了路都很正常,也不可怕,只要及時掉轉船頭,就一定能後來者居上。”

蘇律嘆了一口氣,隨後也點頭:“你說得對,我們之後迎頭趕上就好。”

“至於港城,以每月七十元的工資,六個月才能買一台12英寸的黑白電視機,而港城一個月工資大約一千五百元,可買三台同樣的電視機……”蘇律有些躊躇,“若真是如此境況,也當真是……落後太多了。”

喬微聽後搖了搖頭,“其實也並非如此,滬市每個月工資可買1400斤青萊,而港城每月工資只能買600 斤。這樣算,滬市工資反比港城高1倍多。”

這還是蘇律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滬市真的能比港城的工資高?

喬微也看出了蘇律的疑惑,笑道:“說法的差異如此之大,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物價的原因,我通過對港城的調查在和滬市對比,得出了一些結論,如今滬市的職工工資雖然只有幾十元,但他們的實際生活水平和物價差異,卻相當於港城以前兩百元到一千八百元的收入,滬市在居住、夥食、醫藥、文教勞務,娛樂等方面比港城低,而在高級消費品,衣著、日用百貨等方面比港城昂貴。”

“原來如此。”蘇律聽後也算是真正明白了大陸和港城的真實情況,“可大陸那麽大的地方,滬市的人均收入可算得上首屈一指了,可即便如此也只能在生活水平上勉強和港城相比,可其他地方呢,就工資來說,港城還有不少人能拿到一個月七十元,可大部分工人一個月也就是十幾塊錢到二三十塊錢,這差距太大了。”

“所以需要改革開放啊。”喬微點頭,“港城的工廠不少,人力也貴,中央給出的優惠政策也好,他們的那些工廠會願意來我們這裏建廠的。我國勞動力充足,這是吸引外商最有力的條件,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將這些工廠引進,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成為制造業大國。”而且還會尋求從制造到創造上的轉變,不過現在創造還為時過早,先將基礎打牢才最是要緊。

聽到妹妹如此樂觀的話,蘇律就是心中再惆悵,這時也笑了,隨後又道:“我如今在蘇省相比你也知道,你覺得蘇省的發展道路應該是怎樣?”

“蘇省是臨海的,其中蘇市又和滬市毗鄰,作為港口再合適不過。”喬微笑道:“有了港口,還不怕沒有對外貿易嗎?改革開放一是改革,二就是開放啊。”

蘇律一點就通,隨後笑道:“確實如此,開放很重要啊。”

喬微看著蘇律拿定了主意,嘴角微勾,想來這一世蘇律的路會好走上不少,前世蘇季東和蘇老爺子相繼出事後,原主負責搜集證據為蘇季東洗刷冤屈,而蘇律則負責在蘇省穩定根基,保留蘇家最後的勢力,但也因為蘇家落敗,被打壓地厲害,原主被車撞死,也不知道蘇律最後的結局如何,這一點在原著中沒有交代,不過她覺得以蘇律的悟性和能力,應當能夠隱忍,厚積薄發,蘇家應該還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