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改革開放,仕途政治

蘇晚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她小時候時長想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麽才被父母拋棄,難道只是因為她是個女孩?

是的,蘇晚知道自己是被父母拋棄的,因為她身體沒有殘疾,而她出生的時候,又恰好是計劃生育嚴格之時,當時福利院中收到了很多像她一樣的女嬰。

她小時候也問過院長媽媽為什麽別人有父母,她和院裏的小朋友沒有?可每當院長媽媽聽到她這個問題,總是會用憐惜的眼光看著她和院中的其他孩子,後來她問得多了,院長媽媽就會斥責她,因為其他的小朋友因為她的問題哭了,她惹了所有小朋友傷心。

她小時候時常幻想自己長大後是什麽樣子,在孤兒院中,她年紀小,根本搶不過別人,經常吃不飽,時常饑一頓飽一頓,她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長大,長大後她才能吃飽飯,穿上新衣服,才能離開這裏,過更好的生活。

她雖然感激院長媽媽,感激養育了她的孤兒院,但她卻想離開這裏,因為孤兒院的生活真的沒有外界描述的那麽和諧友愛,特別是有人來領養孩子的時候,每個人都想被領養,都想過更好的生活,即便是小孩子也會勾心鬥角。

蘇晚從沒想過被領養,因為來領養孩子的家庭大部分要的都是男孩,她年紀小的時候沒人願意領養她,她長大了,更不會有人想要領養已經記事又不能傳宗接代的她。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學習上,她知道讀書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可沒等她長大,她迎來了對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人,她的養母蘇微。

她第一次見到母親的時候,就覺得母親是她見過最好看的女子,和樣貌一樣讓人難忘的是母親身上的氣質。

她記得當時院長媽媽帶著好幾個孩子進去了,大部分都比她小,其中大部分都是男孩,因為院長媽媽聽說來領養孩子的母親不能生育,這和大部分來領養的家庭似乎是一樣情況。

可當時也許是母親的氣勢太駭人,那些年齡小的孩子都哭了。沒哭的,只有她一個。

每次她想到這個場面的時候,就覺得很幸運。

院長媽媽一邊哄著旁邊的小孩子不哭,一邊和母親推薦這些孩子。她知道以她的年齡和性別,就是被拿來湊數的,她沒抱什麽希望。

可就在這時,她聽到母親開口了,語氣清冷,“我很忙,沒有時間照顧年紀小的孩子,太吵鬧了,我也沒那個耐心。孩子都是好的,帶他們下去吧,我帶了些東西來,給他們分分吧。”

院長媽媽覺得這領養的事可能沒戲,但也沒有辦法,只能讓他們都出去,她本來也是要出去的,卻被母親叫住了。

“這小姑娘我很喜歡,讓她陪我說兩句話吧。”就這樣,她被留了下來。

之後母親問了她學習生活的情況,她很緊張,這是第一個有意向領養她的人,她不知道母親該是什麽樣,也沒想過被領養,但當真的面對母親的時候,蘇晚覺得如果面前的女子成為自己的母親,那將是很幸福的時。

“成績不錯,性子也乖巧穩重,就她吧,去辦手續。”

這句話後,蘇晚知道自己將迎來一個不一樣的生活。

盡管她對未來的生活做好了準備,但當真正進入蘇家的時候,她還是很不適應,她先是跟著母親回了母親自己的家,看著松軟寬大的床,高高的書架和衣櫃,還有好看的書桌,一切都和夢一樣,更讓她有些詫異的是這裏的風格似乎本來就是給小姑娘的。

後來她問過母親,她為什麽會收養一個女孩。那個時候母親輕笑道:“你應該多讀讀書,特別是法律,關於收養這一篇。”當時她紅了臉,當看了書後,她才知道自己是多麽無知,母親身為單身女性,法律規定不能領養男孩,所以只能是女孩,只可笑當時的院長媽媽和孤兒院的所有人都認為母親會領養男孩。

因為此事,她連續看了好幾天的律法書,甚至上大學的時候還選這方面的選修課。後來,她的母親告訴她,作為一個人的道德底線就是法律,知法守法用法,不僅是每個人的義務,更是他們保護自己的武器。

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後,她其實並不能時常見到母親,母親總是很忙,忙著去各種地方考察,忙著寫各種方案規劃,忙著去開各種會議和看各種文件,但即便母親再忙,母親都會盡量每個星期至少抽出三天的時間陪她吃晚飯,聽她講學校的趣事,和照顧她的保姆牛姨詢問她的情況。

那個時候母親很忙,沒時間一一過問她的功課,但卻盡量抽出時間來陪她讀書,會給她列出書單,讓她照著書單上的書目去閱讀,還會和她交流讀後感。她也是因此,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她第一次見到母親的家人是當年暑假的時候,當時爺爺奶奶要見她,她很忐忑,也許是看出了她的緊張,母親特地為她請了一天的假,帶她回到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