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驕縱肆意,權掌天下

在隆明帝身邊這麽多年,喬微最是懂得這位帝王的心思。隆明帝心思極深,很少表露出來,有著很多帝王都有的疑心病,特別是被昌國公府逼迫這麽多年,隆明帝處處隱忍,這忍字頭上一把刀,也虧得隆明帝心性夠堅韌,不然早就瘋了。

可就算是沒瘋,隆明帝的心思也詭譎莫測。說是不想要立儲君,其實隆明帝不可能沒有看好的人選,這麽多年,隆明帝看著對幾位皇子一視同仁,可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隆明帝更加偏愛的是三皇子。

三皇子的母妃因出身不高,兄長又是隆明帝親信,所以一直被隆明帝所倚重,這些年戰功也是穩紮穩打,從懷遠將軍晉升到如今的二品輔國將軍,這是武勛,官位也提到指揮同知,是隆明帝心腹之人,待到隆明帝除掉昌國公,這位將會被重用,成為隆明帝跟前的紅人。

麗昭容從九嬪進位妃位,封號也從原本的“麗”字變成“康”這樣寓意莊重的字,可見隆明帝簡拔三皇子和其母族,為日後三皇子立儲造勢。

其實隆明帝最喜歡三皇子這點不難猜測,三皇子是除了大皇子以外最年長的皇子,本人在朝中也素有賢明,武藝不錯,文武兼修,在一眾皇子中也算是出眾。

皇子中,大皇子懦弱,五皇子因背後的母族和妻族被隆明帝厭棄,六皇子見風使舵,不親近親生母親反而示好皇後和昌國公府,這點讓隆明帝很是厭煩,所以比較一番,也就只有三皇子還算能看。

如今被寄予厚望的兒子,和其他兒子一般急功近利,隆明帝大失所望,怎能不怒?放眼自己這麽多的皇子,居然沒有一個願意真心為他的,隆明帝不僅生氣還很寒心。

帝王之家,他本不奢望什麽父子親情,不過是有了女兒珠玉在前,才有些感念這些溫情,如今看來倒是他奢望了。

不過有了對比,隆明帝也更能夠感受到喬微的難得,對這個女兒更上心了。

喬微感受著來自隆明帝僅存的一些溫情和父愛,她赫然成了皇子公主中的第一人。

對於這種待遇,她早就習慣,那些人的羨慕嫉妒恨,她早就習以為常。

不過隨著前方戰事消息的傳來,臨安宮的氣氛越來越緊張。據說昌國公在戰場上決策失誤,不聽從邊關守將的勸阻,一意孤行,最終落入北齊的圈套之中,被生擒。

這個消息傳來,朝野震動,主帥被擒,不僅是奇恥大辱,更讓邊關將士軍心渙散,群龍無首,這樣的軍隊如何再與北齊的虎狼之師抗衡?

朝野上下嘩然,隆明帝召內閣和六部尚書徹夜議事,連臨安宮中的宮人都小心翼翼,生怕惹惱了盛怒中的隆明帝丟了性命。

隆明帝是真怒嗎?也許有,可喬微覺得昌國公一事一定事有蹊蹺,隆明帝預借此次戰爭除掉昌國公府一黨,可若是昌國公得勝而歸,聲勢權威定要比之前還大,就像是原本的劇情中一樣,昌國公府大勝而歸,隆明帝就冊封五皇子為皇子,魏寶珠為太子妃。

原著中寫得太過簡單,通篇圍繞對女主的團寵展開,甚至在劇情中,隆明帝都極為喜歡女主。對於這種傻白甜的表面劇情描寫,喬微早就不抱希望,也無法從中找到太多的蛛絲馬跡。至於前世最後的結局,只能說在隆明帝和昌國公府的鬥爭中,隆明帝敗了。

最近她一直都呆在臨安宮中,沒有見林家人,如今看來,是時候見一下林家人了,她總是要搞清楚如今的情況。

林家也明白喬微的心思,所以秋氏很快就入了宮,說是探望林妃,喬微去了林妃宮中也是人之常情。

這些年喬微插手朝政的事情,林妃不是不知道,可是她卻阻止不了,她的女兒主意太正,她根本勸說不住,可她又真的太疼愛女兒,只能幫著遮掩。

“李將軍的消息昨日才到。”秋氏說道:“因為邊關的戰事緊急,昌國公的事情確實十分蹊蹺,李將軍調查後才將消息傳回來。”進宮的時候都要搜身,她不可能私帶信件入宮,所以只能由她口述。

“李家瀚怎麽說的?”喬微問道:“昌國公之事父皇是如何設計?他又參與了多少?”

“公主聰慧。”秋氏看著喬微已經有所猜測,心中感嘆,這若是將六皇子和華陽公主換一下,說不定林家真的能做一次外戚,至於現在,林家也不知最終會如何。

林家入閣有華陽公主的手筆在,所以林家投桃報李,效忠華陽公主,至於日後,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但願以華陽公主的聰慧不會讓自己和林家慘敗。

“據李將軍所說,他之前收到了陛下密令,讓他假意聽從昌國公軍令,但不隨昌國公出戰保存左軍主力。”秋氏繼續道:“起初李將軍也不明白陛下的聖意,但後來隨著昌國公被擒,李將軍才明白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