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驕縱肆意,權掌天下

德化帝和華興帝年齡相差並不大,很多人認為德化帝這個太子要當很長時間,事實上卻沒有,華興帝在德化帝大約三十五歲左右的時候就正式退位,將大盛交給了這個過繼的子嗣。

剛剛繼位的德化帝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不是別的,而是對已經逝世的恪親王追贈封號的問題。是追贈帝號,還是依舊以親王相稱,這一個名號意義極大,所有的朝臣都想要以此來試探德化帝對父母的態度,當然更重要的是試探其對華興帝的感情和態度。

此事原本支持華興帝一些臣子甚至跑到華興帝退位後的行宮中想要讓華興帝出面幹預此事,可華興帝從事始終沒有露面,不管外面的鬧得如何兇,華興帝始終不發一言。

至於德化帝,卻在此事出來三日後在朝堂上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朕雖是恪親王親子,但恪親王一生對大盛並無太多貢獻,帝號之稱與其並不匹配,此事以後無需再提,朕尊其為父王即可,若是以後再有人就此事重提,以大不敬論處。”

當日下了早朝,太子求見了德化帝,看著自己父皇站在臨安宮中望著一幅畫發呆,趕緊上前請安道:“父皇又想皇祖母了?”其他人不知道,但他很清楚自己父親對皇祖母的感情,就是他的親祖母如今還在人世的恪親王老王妃都比不得。

“我到現在還記得你皇祖母立我為太子時說的話。”德化帝沒有用帝王的自稱,好像是平常人回憶往事一般,“她說身為帝王者必要承其重。帝王是一種責任,我父王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承受這個重擔,當然他自己也不願意,所以他即便再是我的親父,也不配帝號。”

“如果我今日給父王加了這個封號,那就是對你皇祖母這些年為大盛勞心勞力的侮辱,你懂嗎?”德化帝對著太子問道。

“兒臣明白,兒臣身為儲君,早已做好了承擔天下子民的重擔。”太子恭聲道。

“你皇祖母說過你很不錯,希望你不要辜負你皇祖母的希望。”德化帝對太子的反應很滿意,然後交代道:“朝中有些人小心思太多,個個都不安分,又找個時間出面敲打一下。你皇祖母尚在人世,沒有人可以欺辱她。就算你皇祖母百年之後也無人可以辱她功績清明,記住朕今日說的話。”

太子趕緊應是。

“其實你皇祖母這一生很不容易,從宮中不受寵的公主到權傾天下的帝王,沒有人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德化帝繼續道:“我幼年時和你皇祖母接觸不多,只覺得她是一個溫婉又有威嚴的長輩,直到後來我來到你皇祖母身邊學習,才知道什麽是天縱英才。”

“很多人都覺得我是過繼之子,一直被你皇祖母防範,肯定心有不滿。其實不然,從我被接入宮中教養後,你皇祖母就把我待在身邊,手把手地教我,無論是處理政事還是禦下之道,你皇祖母都沒有保留過。”

“人人都說你皇祖母手段鐵血,熱衷權勢,這話就更荒唐了。你皇祖母如今身體康健,卻選擇退位,由此可見她無心權勢。”德化帝接著道:“她在意的是這天下,是這大盛的黎民百姓。”

“你看看如今的大盛,國富民強,但其中有太多你看不到的隱患。”德化帝接著道:“就比如你皇祖母為了抑制土地兼並,所以當時對各地的鄉紳大加整頓,不少家族都因此抄家,這也是他們覺得你皇祖母殘暴的一點,可若是你皇祖母當時沒有這般強硬,這變法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還有之後你皇祖母修建學堂,又遭到了大盛世家豪族的反對,他們不願普及教育,不願寒門子弟和他們相爭科舉名次,為了此事你皇祖母接連殺了當時帶頭鬧事的兩個官員,甚至是抄家,所以在不少世家豪族眼中你皇祖母就是專門和他們做對的。”德化帝說到這笑了,“不過他們沒你皇祖母厲害,被壓制地在你皇祖母面前一句話都不敢說,自此之後他們才開始老實。”

“你皇祖母退位後這些人自覺機會來了,所以想要借著這次機會試探我的態度。”德化帝繼續道:“當時你皇祖母打壓這些人,卻讓我親近這些人,要知道將世家豪族逼急了是會出現大問題的,要給希望,而我就是那個希望。”有了希望這些人才會向在黑暗中看到曙光一樣不肯撒手,當時大盛屬於變法的重要階段,穩定住世家的心是重中之重。

太子聽到這個驚呆了,他雖然知道華興帝在自己父皇心中位置極重,但是卻也知道父皇和其有時候政見不合,就比如在對待世家問題上,卻不想會是如此。

“皇祖母讓人欽佩。”想了半天,太子只能說出這麽一句話,他還能說什麽?說世家豪族都是傻子,被他皇祖母耍得團團轉不成?華興帝在位二十多年,讓他父皇安撫住世家的心,拔掉了世家豪族大部分的利爪,卻讓這些人依舊安安分分地為他父皇保駕護航,從未生出反叛之心,就這份本事,他除了佩服也說不出別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