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民國動蕩,科教興國

旁邊的店員見聞靜有些生氣,也知道自己剛才把皮鞋拿過來有些冒失了。她之前見喬微和聞靜過來買洋裝,也不是差錢的人,聞靜又長得漂亮,她還以為對方是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女子呢,卻不想是個纏足的人。

“對不起客人,是我冒失了……”店員知道自己不對,和換了衣服出來的聞靜還有喬微道歉。

聞靜情緒低落沒有說什麽,喬微卻對著旁邊的店員道:“幫我把這洋裝包起來吧。”

店員沒想到她得罪了客人,客人還會買她的衣服,趕緊笑著應好,跑去給聞靜包衣服去了。

聞靜卻有些興致缺缺,看著那洋裝搖了搖頭,“買了我也穿不了,何必花這個冤枉錢?”

如果聞靜說這話的時候沒一直盯著那洋裝喬微可能會覺得聞靜真的不想要這個洋裝,可是聞靜眼中的喜歡又不是假的,喬微不是直男,她很清楚聞靜喜歡這衣服。

“能穿的,您相信我。”喬微握了握聞靜的手,然後道:“您相信我,等以後到了京市,我給您找醫院做手術,您纏足並不嚴重,您相信我,是能通過手術治好的。”平城到底還是個小城市,這裏沒有西式的醫院和醫療設備,她不能給聞靜進行外科整形的手術,到了京市以後才能更好地為聞靜進行手術。

這個時期的纏足也不一樣,纏足的年紀也是越小越好,喬微現在這個年紀其實已經要開始纏足了。如果說崔家出了崔銘浩這樣一個新派的人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喬微不用纏足了。纏足的禁令其實前清也有下達過,前清的滿人也不纏足,不過真正的讓纏足之令廢除還是在民國成立後,孟先生等革命黨人下令禁止纏足,不纏足運動也才在各地轟轟烈烈的展開。

因為崔銘浩是新派人,所以崔家也就沒有讓喬微纏足,不過之前崔老太太還是想給原主纏足,但是原主鬧騰地厲害再加上崔銘浩的原因,崔家就沒有給小一輩纏足了。

喬微一直都知道聞靜纏足,她之前還見過聞靜的小腳,比起一些後世報道中最嚴重的“華國式纏足”聞靜的腳要好上一些,聞靜的腳拇趾正常,後面的腳趾向足底卷曲,是一種較輕的纏足畸形,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

其實聞靜纏足的程度較輕有很多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前清末年的時候就開始流行不纏足運動了。後來一些維新志士們甚至為纏足寫過討伐的檄文,之後建立不纏足會,後來更是將纏足與“婚姻”掛上鉤,民國後徹底嚴令廢除纏足。在革命黨人的呼籲下,一些省份的官員甚至不得娶纏足女子為妻,以娶天足女子為榮,一旦纏足的女子不得嫁入高門大戶,在利益面前頑固透頂的守舊之人諸如聞老太爺也就對聞靜纏足究竟纏成什麽樣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聞靜聽到喬微的話,感到十分震驚,“真的能和正常人一樣?可是有人說纏足好看。”

對這句話喬微沒有生氣,因為聞靜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的,她只是對著聞靜問道:“您覺得纏足好看嗎?”

“不好看,很疼。”聞靜搖了搖頭,“可是以前的說親,媒人都要問女子的腳小不小?女子如果不纏足就不柔弱,就不美。”

喬微知道這個時代在纏足問題上的思想和審美畸形,甚至比聞靜說的還畸形。她記得後世看過一篇文章,裏面問一個五歲就開始纏足的女孩為什麽纏足,結果女孩卻很高興地回答說“好看些”,連一些受害者都不覺得是病態的,可見社會的畸形到底到了何種地步?

除此之外,女子纏足居然還和其母親的名聲以及家族的榮辱掛上鉤,很多人認為女子不纏足或者是纏的不夠小便是母親懶散無能的表現,更有男子和社會風氣認為女子不纏足就說明她不夠溫柔賢淑。

這種可悲的現象,造成了無數女子的悲劇。

“女子美不美,不在乎其小腳而是在其容貌,當然更在乎其學識修養。”喬微對著聞靜笑道:“如果纏足的女子都美,那為何崔銘浩還會喜歡上那位蘇若淑女士?她可沒有纏足。”她現在私底下對崔銘浩連老爺都不願稱呼了。

喬微並不是有意提起聞靜的傷心事,但是這是聞靜身邊唯一一個天足的女子還獲得丈夫寵愛的人,雖然蘇若淑各種所為為人不恥,但在纏足上卻能讓聞靜得到認同。

“她很漂亮,不纏足也很美,她就那麽站在那裏好看。”聞靜雖然跟著喬微認識了幾個字,但是那些字也不足以支撐聞靜形容蘇若淑,其實正準確來說蘇若淑是一種氣質的美,論容貌對方還沒有聞靜好看,但蘇若淑身上有一種自信和自矜,這一點是聞靜身上所欠缺的。

“所以美不美和纏足沒關系。”喬微對聞靜道:“您以後去了京市我們把纏足治好,那裏有很多女子都不纏足,我們把這身洋裝買好,以後您和我去京市再穿好不好?”她想要把聞靜養得更時髦一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