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民國動蕩,科教興國

喬微第二日就跟王曄出門了,這是她第一次踏入這個時代的大學校園,比起後世高樓和實驗室林立,占地百畝,現代化氣息濃郁的校園,民國時期的大學建築還是偏向於復古一些,處處透著華國獨有的歷史氛圍,這裏的學生和老師一樣穿著長衫,手拿書本。

如果說有什麽和後世一樣的地方,那大概就是這裏的學生很多都步履匆匆,從一個教室拿著書籍趕往另一個教室去上課,相較於這個時期其他的學堂學校,華大的學術氛圍無疑是最濃厚的。

其實喬微的出現在華大中有些格格不入,主要是現在的女子還沒有能夠進入大學學習的,換句話說民國最初期的國立大學是不招收女學生的。事實上,如京大和華大這些高等學府最早也是在之後的七八年後才開始招收女學生,男女同班最開始是從京大和南高師之後才發展到全國,說起來南高師要比京大更為開放一些,南高師第一屆就錄取八名女學生更允許五十多名女學生旁聽。

所以跟在王曄身後的喬微是現在華大中唯一的女性,雖然她現在只能算是一個小姑娘。

周圍的人看向喬微透露著好奇,喬微倒是沒有什麽害羞的表情,她穿著一身淡藍色的學生服,梳著兩個麻花辮,顯得乖巧又可愛,再加上她長得漂亮,容貌燦爛,很多人都以為喬微是王曄帶來的家中晚輩。

跟在王曄身邊,喬微很快就到了辦公室,如今的華大遠沒有後世那麽大,這裏的學生和建築也沒有後世那麽多,所以在進入校園後走幾分鐘的時間就到了辦公室。

“累了嗎?”王曄先讓喬微坐下休息人,見喬微搖頭,就囑咐道:“你現在這裏坐著,我給你找老師測試。”

喬微點點頭,很快王曄就拉著一個帶著眼鏡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對方似乎對王曄的話並不相信,表情十分無奈。

“我覺得你說的太過誇張了些。”俞瑀看了面前十分乖巧可愛的小姑娘,有些無奈,他覺得如果說喬微有什麽出眾之處,那就是很漂亮了,這大概是他見過的最漂亮的小姑娘了。

“時文兄,我保證阿微絕對不同凡響,可與黃香比肩。”俞瑀字時文。

王曄此時很是賣力地向俞瑀推薦喬微,甚至將喬微和號稱“天下無雙”的黃香比肩。

俞瑀還是覺得王曄有些誇大其詞了,但礙於兩人的交情,還是應承了下來。

喬微對著俞瑀行了禮,喚道:“俞先生好,我是崔微。”

“你好。”俞瑀雖然覺得王曄說得有些誇張,但對喬微還是十分和顏悅色,然後問道:“聽說你已經將中學的化學課本讀完了。”

“是的,還請俞先生考教。”喬微沒有謙虛,她不覺得在這樣的事情上需要謙虛,她還是個孩子,只有表現地越胸有成竹,別人才會越相信。

“那好,我出幾道題你答一答。”俞瑀也沒說什麽,身為如今華大的理科化學門教授,俞瑀的年紀比王曄還要不少,是當時前清派出去的留學生之一,也是難得的回國的人才,他在如今華國的化學領域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如今的華大的學科還沒有那麽多,化學被劃在理科學科中,不算專門的學科,不稱化學系只稱化學門。

對於中學的內容俞瑀當然是信手拈來,由淺入深,隨著喬微對答如流,俞瑀也越來越驚訝,提的問題也越來越深奧,甚至有些都涉及到了如今華大的大學生才會學的課業。

不過喬微也只是回答了一些最淺顯的,她對度的把握十分好,當俞瑀再提一些比較深奧的題目時,喬微就搖了搖頭,“我只讓王叔叔幫我借到預科的書籍,其他的我都沒讀過了。”民國的大學還有預科和本科之分,很多大學設立一年預科三年本科,當然也有的大學本科四到六年不等。

“你學了多長時間?”俞瑀看著面前的喬微也是十分驚訝,天才他不是沒見過,但是這麽小的天才還是個小姑娘他確實是第一次見。

“十天左右的時間吧。”喬微想了想道:“一共也沒幾本書。”如今的中學學堂雖然也會教化學,但都是最為淺顯和基本的知識,很多中學連化學這一門學科都沒有,只有自然課,當然各個不同地方的小學和中學的課程也是不一樣的,總而言之各地的教學質量和教學課程天差地別,還沒有統一的規範,這化學課的書自然是少之又少,所設計到的知識也是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說這個時期沒有所謂的統一印發的課本,民國時期的學生只能手抄教材和課堂筆記,喬微手中的這幾本書也是王曄找人借的手抄本。

知識和書本從古代到民國都是極為稀缺的資源。古代的世家為什麽驕矜自持,盛久不衰,就是因為他們在知識匱乏的年代掌握了大量的書籍,在教育上領跑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