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民國動蕩,科教興國

民國八年

一個大約只有十幾歲的少女站在華國最高學府之一華大的講台上侃侃而談,這個年紀的女生大部分還在上學,而喬微卻已經成為了華大特聘的教師。

“好了,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裏,下課。”喬微在黑板上寫下最後一個公式,宣布下課。

之後喬微又回答了一些前來提問的學生的問題才離開教室。這個年紀能在華大當老師,而且學生們也都十分尊重喬微,足以說明喬微的水平極高,事實上也是如此,即便這個時期由於華國的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落後,華國的很多學校聘請老師的時候都會選擇有留洋背景的老師,尤其是華大京大這樣的高級。

可喬微不一樣,她是從俞瑀,如今俞瑀已經是全世界都舉世聞名的生物學家,其實民國初期很多學科都是相通的,華國的學生留洋更多的學文科,學理科也更多學習物理等工業學科,如化學生物學的學習很少,俞瑀之前雖然是化學系的教授,但上大學的時候也學過生物學,如今因為青黴素的發現和應用,讓俞瑀享譽世界,甚至整個華國都為俞瑀感到驕傲。

當然同時,在俞瑀發表的最重要的幾篇文章上,大家都發現除了俞瑀本人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喬微,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是俞瑀極為喜愛這個弟子為了提拔弟子才同意在署名後面加上喬微的名字,事實上只有真實參與到這項研究中的人才知道喬微做出的貢獻有多麽關鍵,這署名是喬微該得的。

畢竟誰有想要將名垂青史的機會和別人分享呢?

在之後的幾年中,喬微接連幾篇文章如人體血型研究以及磺胺藥等論文的發表在全世界引起了熱烈反響,這個時候人們才注意到俞瑀師徒二人絕對都是大師級的人物喬微更是絕無僅有的天才。

有這樣的成就在,喬微的課從來都是座無虛席。無論是多自傲自負的學生,在喬微面前也得收斂起自己所有的棱角,因為以喬微的年紀和成就足以碾壓這些自傲的學子,讓他們乖乖上課。

同時有這樣的本事,喬微不用海外留學也足以成為華大的教授。

喬微剛剛走進自己的辦公室,就見到俞瑀匆匆趕來,對著她問道:“我聽說你和周校長申請想要再修一下物理學位是嗎?”

“是的。”喬微實話實說點了點頭。

俞瑀心中著急,“生物學不好嗎?再不濟化學也好啊,怎麽就想轉行學物理了呢?”最心愛的弟子要離開他,換成誰誰都著急。

喬微也知道俞瑀在著急什麽,她對著俞瑀道:“沒想要離開現在的專業,只是最近對物理學有些興趣,還有其他的一些學科我都有些興趣,我覺得自己還年輕,別人在我這個年紀很多都在上學,我覺得我還能再上兩年學,多學習一下其他知識,就當是充實自己了。”

“您放心,我不會因為其他學科荒廢自己專業的。”喬微再三對著俞瑀保證道。

俞瑀聽到這話,才放下心來,隨後又大開自己的一個文件袋然後遞給了喬微,“這是最近收到的一些信件,都是從海外寄來的,都是西方的一些名校頒發給你的榮譽博士學位,並且邀請你去他們的大學任職或者是一些國外的頂級實驗室邀請你加入。”

喬微接過文件袋後就隨手扔在一邊,然後對著俞瑀一笑,“還是一樣的套路,當時對您也是差不多的做法,如今輪到我了,連點新花樣都沒有。”

“要那麽多花樣幹什麽?有用就好了。”俞瑀道,說實話其實很多國家許諾的條件還是不錯的,比如豐厚的科研資金和頂級的科研團隊,最頂尖的實驗室,條件豐厚,換成其他人估計很難不動心。

可不管是俞瑀還是喬微都沒有動心,因為他們都愛著自己的國家,更何況他們在華國也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視,醫藥本來就賺錢,他們不缺錢,只青黴素一樣賺得錢就夠兩人幾輩子花不完,更何況喬微還有其他的成就。

不缺錢,這實驗室自然也更好。

作為在後世實驗室呆習慣的人,喬微看不起民國實驗室的簡陋,國外的實驗室在她這裏也入不了眼,所以這些年她為了建造一個自己的實驗室,花了不少的功夫,比如燒制合格的實驗用的玻璃器皿等等,喬微都重新做了改進,也成功推動了華國其他科技的進步發展。

雖然如今的華國也十分落後,但是最起碼在煉制鋼鐵、燒制玻璃橡膠等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算不上世界頂尖但也是一流水平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喬微雖然年少,但如今在華國的地位並不低,在華大更是最頂尖的教授。

國外的人想要將喬微從華國挖走,廢了不少的力氣,博士頭銜不要命地往喬微頭上摞,還有什麽名譽教授也不停地往喬微身上加,但喬微都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