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民國動蕩,科教興國

這一場談判,每個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當然只有最開始打著歪主意的霍家例外。

接下來,喬微為了不讓霍家用輿論壓力逼迫自己,先發制人,直接在報紙上刊登了關於霍修誠和崔媛媛的婚事,將這場鬧劇的前因後果解釋的清清楚楚。

是的,這對喬微來說就是鬧劇。

只不過其他一些人只怕不這麽想。

霍修誠接到北方政府的電話,對方要求他收斂心思,專注學習,不要在北地放肆,更表示北方政府是最為重視和尊重科學家的,如果他要是對科學家和學者做出什麽不尊重的行為,北方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管,並讓他好自為之。

這是什麽意思?

這就是活生生地在打他和霍家的臉啊!

當然同時接到這個電話的還有霍輝,只不過霍輝那邊的電話是馬鈞親自打過去的,意思也是差不多。

崔銘浩看著霍修誠陰沉著一張臉,心中嘆了一口氣,他早就說過讓霍家少去招惹喬微,結果這兩人不聽,現在出事了吧?

這些年每當崔銘浩會想起當初和離的事情,當初他年少一時沖動,一心想著和聞靜離婚,所以被喬微牽著鼻子走,事後他也發現,在聞靜背後出謀劃策的就是喬微。後來他想想就覺得害怕,原本對此事他也不確定,直到後來他在報紙上見到了喬微的報道,幼學之齡便能辯駁舊派的吳向明,十幾歲便是舉世聞名的天才科學家,這讓他更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平城雖然有些偏僻,但也不是消息不通,更何況還有聞家在。當初聞靜再嫁,嫁得還是華大的教授,雖然來京市的只有聞老太爺和長子,但是聞家可是在平城擺了好大一場酒席,整個平城都知道聞家的離婚女兒再嫁了,而且還是高嫁,自此聞家女的名聲更好了,可謂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聞家當時擺酒席,崔家也知道,他父親崔老太爺見聞家如此大張旗鼓,還生了一場大氣。

之後喬微做出科研成果,享譽世界的時候,崔老太爺就動過想要讓崔家認回喬微的想法,只是他們在平城喬微在京市,老太爺年紀大他身上有官職也離不開平層,所以就一直這麽耽誤著沒個說法。

當然這麽拖著也是崔銘浩從心裏不想和喬微打交道,他還記得當初喬微能在幼年時就能把他氣得差點暈過去,那說話可是句句插在人的軟肋上。

也正是因為如此,崔銘浩就這麽一直耗著。

這次來到京市,他原本還有想要有打感情牌讓喬微回歸崔家的想法,但是自從他見過喬微後這個想法就徹底沒有了。他相信只要他敢逼迫,喬微就能讓他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可是他穩住了自己,卻沒有穩住霍家,霍家父子接二連三得想要利用喬微,結果都被喬微反擊回去,而且手段激烈,霍家父子險些都沒有承受地住。

斷供藥物,對霍家來說這個代價太高昂了,但偏偏他們又不能拿喬微怎麽樣。

因著喬微將霍家之事告訴救國會和各地軍閥,霍家的處境將會更為艱難。

也不知道面對如此嚴峻的處境,霍家究竟還能不能撐下去,還能不能在沈英銳和救國會的雙面夾擊下存活地更久一些。

事實上確實是如此,在喬微將霍家的情況告訴其他的軍閥後,所有人的想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霍家的野心太大了,太貪了。

在這個如今這個軍閥割據的時代,軍閥若想要長久,首先最要有的就是人和槍,這是軍閥立業的根本。藥物便能讓軍隊的死亡率減少,大大增加軍人的存活率,可見藥物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喬微本人其實不只是在藥物上有突出的成就,比如在煉鋼上,喬微新改良的煉鋼爐和淬煉工藝,以及其他的諸如玻璃、橡膠等行業喬微都有突出的貢獻,只不過這些有的不在明面上,有的即便是公之於眾,也沒有喬微在醫藥學上的成就大,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可凡是有軍隊的軍閥卻都知道,喬微手中的科學技術加在一起,是軍隊最缺乏的,也是他們最迫切希望得到的。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喬微投靠哪一個軍閥,那個軍閥就很有可能成為軍閥之首,甚至再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

也正是因為如此,霍輝想要喬微嫁進霍家。可打這個主意的真的只有霍輝一個人嗎?事實上在早些時候,不管是馬馮二人還是沈英銳都想過聯姻,但誰都沒有最後動手,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誰先下手,誰就有可能是全民國所有軍閥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些人都聰明地選擇不去為難喬微,也不去喬微,誰也不願意做那個出頭鳥最後被槍打死。可霍輝太著急了,霍輝有野心,當然話說回來,哪個軍閥沒野心呢?馬馮二人有,沈英銳有,但霍輝卻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忍住,最後選擇了沖動行事,究其原因不是霍輝太傻,而是形式逼迫,因為霍家如果再不能提高實力,不出五年就會被救國會和沈英銳吞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