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第2/4頁)

因為根本找不到鋼圈,很多小孩其實玩的是廢舊自行車上的鋼圈,鄉下窮得連一輛自行車都看不到,更別提能有廢舊鋼圈讓小孩子拿去玩了。

阮溪自己的童年記憶裏也沒有這東西,畢竟不是這個年代的。

她覺得還挺有意思的,便盯著多看了一會。

周老太太一時半會不回來,阮溪和阮秋月有耐心,等得倒也不著急。

看完玩鋼圈的小孩,阮秋月又回頭看了看周老太太家的四合院,換了話題說:“還是皇城根下的人有錢,以前都住這樣的院子。紅樓夢裏的屋子,差不多也就這樣吧。”

阮溪點點頭,“紅樓夢裏的宅子大,周奶奶家院子應該算是二進的,因為裏面還有一道門,而賈母一個人住的就是五進的院子,你想想整個賈府得有多大。”

阮秋月感慨道:“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呀。”

阮溪道:“紅樓夢裏的賈府我們是看不到了,但可以抽時間去趟恭王府,和珅修建的宅子,人家都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那個宅子才是真的大。”

阮秋月點頭道:“好啊,我都想看看。”

因為平時看書多,這些文化古跡她都感興趣,都想親眼看一看。

而阮溪對四合院對老宅子這麽感興趣,想要花錢多買上幾套,除了現在需要房子住,更多的其實是因為四合院這個老古董,在這個年代是非常具有投資價值的。

其實這年代玩古董撿漏也非常容易,因為老東西舊物多,還沒有人造假,基本上有錢去撿漏的話,都能撿到不少的大寶貝,但是她沒這方面的本事。

古董她沒眼力不會玩,但買四合院準不會有錯。

但凡有錢可以投資,在這年代首選那必須得是四合院啊。以後房產地產被炒得熱起來了,像這種保存比較完好的院子,價值那都是上億上十幾億。

因為通貨膨脹,錢留在手裏只會不斷貶值,但買了四合院,那就永遠在升值。

兩人站在大門前的石獅子邊說著話,周老太太一會拄著拐杖回來了。她近來越發看著顯老,頭發花白一片,因為裹了小腳,走起路來一晃一晃的。

沒等她走近,阮溪就和她打招呼:“周奶奶。”

周老太太聽到聲音看過來,笑起來道:“小溪,你來啦。”

阮溪迎到周老太太面前,扶著她走到院子大門口。等她從身上掏了鑰匙出來,阮溪又接下她的鑰匙去開門,開了門把鑰匙送回周老太太手裏。

周老太太一邊往屋裏去一邊說:“剛才出去串了個門,沒等多久吧?”

阮溪扶著她過門檻,“沒有等多久,就等了一會,您仔細腳底下,別叫絆到了。”

周老太太腳下走得慢,過了兩道門又過院子,到正屋前推開門進去。

到炕榻上坐下來,她看著阮溪說:“你是不是來買我這院子?”

阮溪在周老太太對面坐下來,笑著道:“是的,我剛才去把錢取出來了,您這院子我經常過來,我也不需要看,只要您答應賣,我們立馬簽合同辦手續。”

阮秋月不摻和阮溪談正經事情,自己搬了個圈椅在旁邊坐著。

周老太太問:“你合同準備了沒有?”

阮溪直接把合同掏出來,放到炕幾上正對周老太太。

周老太太其實看不懂,看了一會便說:“這個勞什子我也看不懂,是簽了這個,拿上所有的證書證件哪,去辦房管局過戶手續是吧?”

阮溪點點頭,“是這樣的。”

周老太太和阮溪認識時間長,對她是很信任的,所以也不打算再多看。阮溪願意買她房子她已經很高興了,她直接問阮溪要了筆,抖著手問阮溪要簽字簽在哪裏。

阮溪指給她要簽在哪,但周老太太挪到地方還沒下手簽,忽聽到正屋門上傳來一聲:“媽,你簽什麽呢?”

周老太太回過頭看一眼,只見是她兒子趕回來了。

周老太太沒再動筆,出聲道:“簽合同啊,簽了把房子賣了,這不就有錢給你應急了嗎?剛好你趕回來,那你來處理吧,沒問題今天就把過戶手續辦了。”

周先生放下行李箱走過來,和阮溪阮秋月客氣地打一聲招呼,然後拿起炕幾的合同書翻著看了看。大概看完以後,他看向阮溪說:“是你要買房子?”

阮溪點點頭,“我錢都帶來了。”

周先生是知道大體情況的,要不然他也不會這時候趕回來。他就是想回來看著把房子給賣了,順便把周老太太接去國外,以後沒事就再也不回來了。

他拿著合同書想了想,看向阮溪說:“這樣吧,為了保險起見,你先付四千,我們簽合同,然後你再付四千,我們拿齊證件去房管局把過戶手續辦了,等審核下來你繳了稅費,再把剩下的四千全結給我們,我們給你鑰匙,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