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九章 雷霆萬鈞(第2/2頁)

商弘對佛門的看法,與李軒相同。

只要是真正的理學大儒,心系天下蒼生的朝廷大臣,都不會否決李軒的滅佛之議。

商弘今日原準備親自下場,與反對之人正面對壘,可現在看來是無此必要了。

接下來,監國長公主虞紅裳又開口道:“第二件,汾陽郡王請復太祖僧法之議,本宮與八位輔政大臣也已允準。

著戶部合同督察院,即刻起組織精幹吏員,清查天下所有佛寺,寺田!並嚴令地方,以一月為期,未得朝廷允準的蘭若野寺,一概搗毀。所有超出太祖僧法的寺田全數沒收,改為官田。

著僧錄寺重勘僧籍,度牒數量必須恢復到太祖年間。此外一個月內,所有未在僧籍的和尚,必須全數還俗!否則處以逃籍之罪,發配北海充軍。

即日起,所有僧寺不得接受信徒銀錢捐獻,必須交出所有的佛經,由朝廷厘定真假。並著繡衣衛與內緝事監,糾察審理佛門諸寺與三大反王勾連謀逆案,糾查天下僧侶不法事,務必從嚴從重!

除此之外,經朝天宮與欽天監勘定,當今佛門供奉的所謂‘心月蓮菩薩’,實為邪魔一類。著天下佛寺即刻搗毀其像,所有經文中,也不得再有與心月蓮有關的文字,否則以邪教論處!”

商弘的身軀微震,虞紅裳拋出的方案,遠比他想象的更加嚴苛。

還有那心月蓮菩薩,可是佛門的十大菩薩之一,就這樣被定為邪魔?

商弘不由側目,往上方的幾位輔政大臣看了一眼。

據他所知,佛門八宗近日以來除了串聯群臣之外,主要的發力點,還是在幾位輔政大臣。

他們試圖在朝廷最高層面,阻撓李軒恢復太祖僧法。

可由虞紅裳公布的條文看來,佛門還是遭遇了一場慘敗。

當商弘的目光掃望過去,只見陳詢與吏部尚書何文淵微微苦笑,而體仁閣大學士汪文與禮部尚書胡濙,戶部尚書權頂天則面目森冷。

體仁閣大學士汪文神色坦然的回應著商弘的視線。

他最近確實與李軒不太對付,屢屢爆發異議,可都是為了公務,彼此間並無私怨。

而在禁佛一事上,汪文卻與李軒立場相同,認為佛門藏汙納垢,必須嚴加整治不可。

壓制佛門,乃是太祖擬定的國策。

而太宗靖難之後,雖然因黑衣宰相姚廣孝之故,坐視太祖時期的僧法敗壞,卻從未以官方明文將之罷黜。

李軒提議恢復太祖僧法,不但名正言順,據有大義,且是對天下百姓,對朝廷都有極大裨益之事。

汪文無論如何都不會反對。

立於群臣之首的李軒則是背負著手,唇含冷哂。

他敢於將釋空信招至草原,先禮後兵,自然是有著十足的把握。

如果佛門八宗與心月蓮菩薩願意退讓,遵循其意,那麽他這份禁佛的提案會相對寬松。

可既然佛門之意,是寧願與他正面對抗,也不願放棄羅煙。

那麽他也不吝於將佛門八宗都踏入深淵!將心月蓮打為邪魔!

此時整個金鑾殿內,一陣嗡然震響。

許多朝臣都面現猶疑之色,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贊成恢復太祖僧法,卻不贊成如此嚴苛的方案。

——這已經不是壓制,而是將之清肅禁滅!

此時的虞紅裳卻擡起眼,以無比威嚴的目光掃視朝堂,以無以復加的氣勢威加群臣。

“先帝在世時,常為佛門勾連地方官員,大肆侵占民田之事憂心不已。認為佛門不事生產,逃避稅賦,不知孝敬,不服君主,藏汙納垢,簡直無一益於國,屢次意圖清肅,可卻困於時局,只能暫時隱忍。

如今本宮承先帝之志,欲肅清佛門汙垢,恢復太祖僧制,望諸臣工全力襄助本宮!”

這一瞬,這已經有了些許躁動的金鑾殿又恢復平靜。

所有的朝臣,都再次沉默了下來。

其中數人略有不甘,可太祖時的僧法乃祖宗之制。而此時虞紅裳口述景泰帝的遺志,更讓他們失去了所有反對的理由。

李軒則微微錯愕,詫異的往虞紅裳看了過去。

虞紅裳則是神色復雜,想起了奪宮之變,羅煙獨身阻攔正統帝的決死之搏。

她知道羅煙那天夜晚,其實是為李軒。

可這個恩情,她虞紅裳豈能不償?

在羅煙即將被心月蓮奪舍之刻,她虞紅裳豈能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