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頁)

只有溫梨笙從始至終木著一張臉,沒有半點待嫁的羞怯和喜悅。

因為她跟那個未婚夫君半點不相識。

彼時謝瀟南已經舉起反旗,凡所過之處皆破了城門插上了謝字旗,他手下的軍隊所向披靡,皇家節節敗退,梁國人心惶惶。

沂關郡居於絕佳的地理位置,溫浦長說謝瀟南的長劍遲早有一日會刺破沂關郡的城門,溫梨笙年少時又曾惹怒過謝瀟南,是以溫浦長就找了個可靠的夫家讓她嫁過去,屆時天塌下來,也砸不到她身上。

挑的是沂關郡孫家嫡子,其表叔是在京城從軍的,品階還不低,若是出了事直接卷鋪蓋帶她逃去京城尋求庇護,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只是溫浦長算盤打得如此好,在關鍵時刻還是出了紕漏。

誰也沒想到謝瀟南會在她出嫁的當日破了城門,正好擋在送親的路上,將她的花轎攔了個正著。

家丁侍從扔下花轎四散而逃,溫梨笙壯著膽子掀開花轎簾子後,與謝瀟南撞上視線。

那時的謝瀟南高坐於馬背上,沉穩之色中露出些桀驁,長發束起墜著紅纓,銀甲之下是錦繡衣袍,腰間一柄合鞘長劍,頭頂烈日,面覆寒霜。

他仿佛生來的帝王骨,氣勢壓人至極,溫梨笙只敢對視一眼,就被迫低下頭,難再直視。

所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就連魚桂也傻在當地,不知作何反應。

謝瀟南也沒有出聲,只靜靜的看著,片刻之後溫梨笙下了花轎,鴛鴦赤金紅繡鞋踏在地上,奢華的嫁衣也長長拖出,她低頭在一眾人的注視下走到一旁的路邊,緩緩跪下,將雙掌交疊放在地上,躬身將額頭貼在手背上。

魚桂見狀也匆忙跪下來將頭磕在地上,不動了。

溫梨笙偶有聽說過軍中缺女人,時常把漂亮姑娘當做戰利品取樂,當成軍中玩物,她腦中只有一個想法,祈禱謝瀟南別記舊仇。

不然她真的要當街自刎,以保清白。

所幸謝瀟南並未在意,只道了句拆了,那花轎在極短的時間被暴力拆分,扔在了路的兩邊,道路清理出來後謝瀟南帶著他的軍隊離去。

溫梨笙在地上跪了許久,站起來的時候腿軟得打顫,也不知是累得還是怕的。

人散去之後街道安靜無比,溫梨笙沒辦法,只得帶著魚桂前往夫家。既已嫁出門,斷沒有半道上回去的,否則也白費了她爹的一番苦心。

拖著繁重奢貴的嫁衣走了兩條街,她才來到孫家,隔遠了看就發現這孫家門口竟沒有半點成親的樣子,雖門上掛了紅燈籠貼了紅雙喜,卻沒有奏樂和喜婆在門口迎接,也沒有賓客來往,只有兩個隨從守在門的兩邊。

溫梨笙心中生出一股子氣,暗道這孫家也太敷衍了,好歹她也是郡守嫡女,嫁孫家也算是下嫁了。

行至門前,隨從看她一眼,便側身擺出引路的姿態,道,“姑娘請。”

魚桂氣道,“小姐,這孫家也太過分了,雖說咱們也沒有花轎,但他竟然不出來親自接你過門,豈非是看不起咱們大人?”

溫梨笙也覺得煩躁,皺了皺眉暗道這倒黴事趕緊結束吧,她走了兩條街腿快累斷了!

隨從將她引進大門,穿過一個寬闊的庭院和四面透風的大堂,周圍寂靜無比,不說成親的喜慶,哪怕一點人聲都沒有,十分詭異。

溫梨笙隱隱覺得不對勁。

大堂盡頭是兩開的拱形門,溫梨笙隱隱約約看到門外有不少人,心中頓時有了些不好的預感。

剛出了拱形門,溫梨笙打眼就看見一個與方才規格相仿的大庭院,院中兩邊跪著烏泱泱的一群人,皆低著頭瑟瑟發抖,當中青石磚鋪的路上,一個身著喜袍的無頭屍體倒在地上,頭顱被利劍斬斷滾落在一旁,滿地的血觸目驚心。

溫梨笙乍一見這樣的場景,嚇得魂飛魄散,一聲尖叫脫口而出,險些倒在地上,還是魚桂在旁扶了一把。

隨從上前兩步,跪在地上道,“世子,人帶來了。”

溫梨笙這才看見,庭院的另一頭,謝瀟南脫了銀甲,一身雪白的衣袍沾著血跡,戴著赤紅玉扳指的手顯得修長白皙,正拿著錦帕慢悠悠地擦拭著手中的長劍。

他擡眼,隔著遙遙距離看了溫梨笙一眼,俊俏的眉眼忽而染上笑意,“抱歉,還沒過門就讓你守寡了。”

那聲音裏卻是半點歉意都沒有的。

一陣敲門聲傳來,溫梨笙猛地從夢中驚醒,還未從方才的恐懼情緒中脫離出來,坐在床上驚喘。

太真實了,根本不像是夢境,更像是無比清晰的回憶。

她揉了揉腦袋,對魚桂道,“去問問是誰?”

魚桂應聲,片刻後去而復返,說道,“小姐,方才有人傳來消息,說是梅家家主四弟的妻子,昨夜被人殺了,梅家現在請小姐去東院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