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7頁)

謝瀟南剛下馬車就見到這場景。

只見溫梨笙一襲鵝黃色的細紗長裙,頭頂左右綰著圓圓的丸子似的發包,垂下長至腰間的發辮,白凈的耳垂掛著雪白的玉葫蘆耳飾,走路的時候微微露出小巧的錦鞋,踩著初升的朝陽裏,玉葫蘆一搖一晃。

她正仰頭看那尊高大的石像。

那石像其實是就是謝瀟南的太爺爺,七八十前沂關郡被薩溪草原的一幫聯合起來的遊牧民族攻占,那時候的沂關郡還不如現在繁華景盛,甚至連像樣的駐紮軍都沒有,被那群人高馬大的遊牧族一舉打破了城門,那時候的沂關郡深陷水深火熱,婦孺老幼皆受盡苦難。

前來抗敵的,正是謝家當時的家主,用了半年的時間將那些人趕出了沂關郡,趕回薩溪草原,而後他又留在沂關郡生活五年,練起兵強馬壯的軍隊駐守沂關,建立學堂教書育人,開設糧倉救濟難民,將沂關郡從瀕臨破碎的邊緣拉回。

千山書院的院長當年便是謝家主親自教書的那一批學生其中之一,所以千山書院在建成的那日,這尊無比高大,一手持劍一手持書的石像就立在此處。

溫梨笙就這麽站在謝瀟南的太爺爺石像面前吃完了蟹粉包,拍了拍手,擡步繼續往前走。

卻聽見身後有人喚她:“溫梨笙。”

她側身回頭,就見謝瀟南站在十幾步遠之外,長身玉立,目若朗星。

他身後是謝家的馬車,似乎是剛到此處。

溫梨笙見到他的瞬間,笑容就攀上了眉眼,而後大步朝他走去,迎上他往這邊走來的腳步,而後一同往千山書院裏面走去:“好巧哦世子,我也剛剛來。”

“今日吃的還是蟹粉包?”謝瀟南問。

溫梨笙擡手,比了個“六”,用很是得意的語氣道:“我今日吃了六個!”

擡手的時候衣袖滑落,露出她白嫩的手臂,腕子上的墨色點金鐲便映入謝瀟南的眸中,他狀似隨意的看了一眼,而後哼笑一聲:“前天你早飯吃的太多,撐得肚子疼,在課上站了一個時辰。”

溫梨笙當然記得,她笑嘻嘻道:“這次不一樣,這次我沒吃其他的,就只吃了六個小包子,不會撐得難受的。”

也是,傻子撞在樹上的時候,下次再路過也知道避開走,溫梨笙應當不會吃撐兩次。

“今日天氣可真好啊,七八月份的時候,我們沂關郡最是炎熱了,今日早起時的風卻清涼溫和,連路邊的狗都不吐舌頭了。”溫梨笙樂呵道。

謝瀟南一聽她又開始東拉西扯,便道:“有什麽事直接說。”

溫梨笙嘿嘿一笑,身子微側,抓著他的手臂道:“世子今日能不能幫我一個小小的忙?”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往裏走,周遭路過的學生早就對這場景眼熟了,溫梨笙來千山書院讀書也好幾日,回回看到她在院中行走,身旁大多都有謝瀟南在。

溫家那閑不住的大小姐對世子來說是特殊的,這已成了整個書院皆知之事。

不過這些閑言碎語是沒機會傳到溫梨笙耳朵裏的,一來是沒人會主動跟她搭話,就算偶爾說兩句,也聊不到那些傳言上,二來則是她一天的時間裏大部分都與謝瀟南在一起,誰也沒有那麽大的膽子跑到正主面前說這些東西。

不過溫梨笙也不太關心這些,她這幾日放長了魚線,就等著今日下鉤呢。

上午放課的時候,她把那本謝瀟南給她的書放在桌上最顯眼的地方,壓在所有紙的上面,擺放的很是雜亂,然後什麽東西都沒拿就離開了學堂。

這幾日她每回都把東西裝在小書箱裏帶回去,不給偷書賊任何可乘之機,而今日她特意又不帶東西回去,哼著小曲悠閑自在的離開學堂,好像把那本書完全拋之腦後一樣。

跟溫梨笙同個學堂的人都知道,她自打以前就沒有把這些書本紙筆帶回去的習慣,她覺得太過麻煩了,桌面永遠放著一堆東西,空著手來空著手回。

這幾日每回放課都清理的幹幹凈凈就仿佛是她短暫的轉性一樣,不過現在又恢復了以前的樣子。

但溫梨笙這日中午卻沒有回家,她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坐上馬車回了溫府,而實際上她在馬車走出不遠處就停車下來,讓一輛空的馬車回去,自個又從千山書院的另一邊偷偷溜了回來。

這幾日她都把書寶貝似的護著,走哪帶哪從不放松警惕,這模樣都是故意做給偷書賊看的,就是成心表現出一股子珍惜這本書的樣子。

上回偷書賊目的沒得逞,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而她之前丟了書又故意沒有追究此事,就是要引得那賊人二次作案。

若偷書的人真是莊鶯的話,她肯定會二次作案的。

溫梨笙有九分的把握。

因為莊鶯並不算聰明,否則當初在梅家酒莊也不會因幾句吹捧就真的跑去找謝瀟南,且因為莊鶯父親的官一直居於她爹之下,她從很久之前就非常討厭溫梨笙,算是在千山書院裏為數不多的敢於溫梨笙明面上爭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