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3頁)

“可是你不曾指名道姓,誰有知道你所說的是許清川呢?”溫梨笙又問。

“等真相大白那日,凡是聽過我說的這個故事的人,都會知道。”程俞苦笑一下:“我無權無勢,東躲西藏這麽些年,一事無成,唯有用這種笨拙的方法。”

許清川當年接到所愛之人的信前去赴約,但遭到胡賀梅三家的聯手埋伏,拼死抵抗時,有人以他心愛之人的性命做要挾,他便自願棄劍認降,被打斷了手腳扔下斷崖,三家人瓜分了霜華劍法與那柄寶劍,自此,江湖第一劍神銷聲匿跡,無處所尋。

溫梨笙嘆一口氣,沒想到這樣老套的故事竟然會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許清川身上。

謝瀟南見她垂眸沉思,沖程俞擺了下手,程俞便再行一禮,轉身退去。

周圍陷入一片寂靜之中,過了一會兒溫梨笙擡頭問道:“世子是為了讓我知道這些,所以才將我喊來這裏?”

謝瀟南道:“你不是一直好奇嗎?”

溫梨笙雙目一怔。

她似乎有些明白謝瀟南的用意。

謝瀟南不是那種傾訴欲很強,喜歡講故事的人,但他卻將溫梨笙眼中的好奇看得一清二楚,但他卻沒有直接將問題解答。

溫梨笙就好像站在四處都是黑暗的謎團之中,她在其中左尋右找,許多謎題得不到解答。然而謝瀟南就好比提著一盞燈,站在前面,於黑暗謎團之中相當亮眼。

溫梨笙往燈的方向走的時候,謝瀟南也會往前走,就好像在一步步的指引她,讓她慢慢在謎團裏找出一條路來。

“為什麽不直接告訴我呢?”溫梨笙問。

“探知欲是難能可貴的,”謝瀟南看著她,眸光平靜柔和,說話時宛若站在台上授課的夫子:“眼睛用來尋找,腦子用來思考,當你學會如何破解謎題的時候,你的面前就不會再有能將你難倒的問題。”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溫梨笙看著他,心中卷起一層又一層的波瀾,久久不能平靜。

或許從很久之前開始,他就已經開始提著明燈等著溫梨笙慢慢的追隨他的指引,有時候她會走錯路,有時候又走得很慢,每到這時謝瀟南都會停下來,等著她追上來。

謝瀟南是如此的耐心,從不曾催促。

於是她知道了梅賀胡三家瓜分了霜華劍法,知道霍家與胡家有把柄恩怨,知道了許清川當年發生的事情,解開了很多曾今留下的疑問。

溫梨笙往前一步,探出手去,下一刻就被謝瀟南握在掌心中,暖意順著指尖流進了心中。

“許清川既然被扔下了斷崖,又如何會成為你的師父呢?”

謝瀟南提及師父,神色有些許變化,有一種思念藏在其中:“師父當年被打斷手腳扔進斷崖下的水潭中,抱著一段浮木飄了一天一夜,最後昏死在岸邊被人救起,養了半年的時間才能下地。”

“但是由於傷勢太重,他已經恢復不到從前的強度,走路也只能借助雙拐,十幾年前我爹曾前往北境巡守,將他帶回了奚京,當時我尚年幼,師父說我是習武的好苗子,便讓我拜他為師,將霜華劍法傳授於我。”

謝瀟南說這段話的時候聲音平靜無波,但溫梨笙卻聽得唏噓不已,寥寥幾句概括了許清川的這十來年,一個曾站在江湖頂端,被譽為第一劍神的人,最後要靠著雙拐走路,許清川的苦楚誰人都體會不到。

“那世子這次來沂關郡,他為何不跟著一起來呢?他不想報仇嗎?”溫梨笙問。

“若是不想報仇,又怎會拖著一雙拐苟且偷生十余年。”謝瀟南的聲音平淡無波,卻又充滿著難以言說的落寞:“師父在去年亡故了。”

許清川,偷生十余年,教出了一個相當厲害的徒弟。

謝瀟南來到沂關郡收集被分為三個部分的霜華劍法,又逐一對梅賀胡三家出手,目的就是為師父報當年之仇。

溫梨笙原本以為謝瀟南收集那些劍法,只是對劍神慕名而已,卻沒想到這是他亡師生前的遺物。

“啊,原來我也沒有多余做那件事。”溫梨笙小聲說。

從胡山俊手中拿回的最後一部分劍法,讓許清川畢生的心血得以再次完整,歸還給他。

她看著謝瀟南的神色,微微斂起的眉眼攏著一層幾乎看不見哀傷。許清川陪伴他長大,將霜華劍法完整的傳授給他,亦師亦友。

想起大仇未報,帶著遺恨亡故的許清川,謝瀟南應當也是難過的吧。

“所以喬陵與席路,與許清川也是相識的。”

“喬陵自小是我的伴讀。我六歲的時候,師父撿了偷雞被打得半死的席路,帶回謝府之後教他習字念書,讓他成為我的貼身護衛,我們皆是在師父的指導下長大的。”謝瀟南說道。

思及方才程俞說出那個俗套的故事時,雙目赤紅的喬陵與席路,應也是與許清川感情十分深厚,在這裏乍然聽見他的故事,一時想起了去世的許清川,才會沒忍住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