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是甜寵文女主的貴人[07](第2/2頁)

被長陽侯請來教導嫡次子的楊先生,是一個坐了幾年冷板凳心冷辭官歸鄉的進士。

長陽侯是勛貴,文武不相容,武官想給自家孩子請個好老師是很不容易的,很多自命清高的有才華讀書人是不屑於與武將來往的。這也與如今天下承平,文貴武輕的現狀有關。

也就是楊先生出身寒門,沒有靠山地位,才會坐冷板凳,辭官後想得到長陽侯府的庇護,答應了長陽侯的聘請。

不然長陽侯想請一個進士給自己兒子當家庭教師可沒那麽容易。

俞玨在這位楊先生休假歸來,跟著他上了一段時間的課之後,就摸清楚了楊先生的性格。

這位楊先生有些古板迂腐,不懂變通,認死理兒,讀書也是死讀書,不大會舉一反三的那種人。難怪他在官場上混不開,會坐冷板凳,實在是他這種迂腐古板冷硬的性格,沒有靠山,在官場自然不受人待見,沒被人整得丟官入獄都幸虧是他分量太輕,不被人放在眼裏。

但楊先生也是很認真的人,教導俞玨這個天才學生,發現自己知識量沒多久可能會跟不上,自己私底下沒少下功夫增加閱讀量。

對天才學生也是盡全力教導,沒有藏私的想法,更沒有嫉妒之心,反而多為贊許,真心的為傅俞玨身體病弱無法科舉入仕而感到可惜,還曾真誠的建議過傅俞玨,以後可以專心於做學問,將來成為一代學術大家,作品流傳於世也很不錯。

可以說當時心情抑郁的傅俞玨,被楊先生這樣開導得開朗了許多。

現在換了俞玨,他雖然覺得楊先生估計也教不了他多久了,但還是保持著傅俞玨對楊先生的敬重。

在楊先生看來,俞玨這個學生真是所有老師心目中最佳學生了,天資聰穎,過目不忘,努力上進,勤勤懇懇,讀書認真,還很尊師重道,簡直就是完美學生的模板。

楊先生心中喜歡得很,又得知俞玨身體大好,大夫說日後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了,他也為俞玨感到開心。

在長陽侯面前,楊先生更是毫不吝嗇贊美:“二公子才華橫溢,若是參加科舉考試,必定名列前茅,狀元之位也未必不可。”

長陽侯最喜歡聽到的就是這種話,他那麽器重嫡次子是為什麽,還不是希望嫡次子能高中入仕,將來打入文官體系,為長陽侯府將來由武轉文奠定基礎?

這太平盛世,戰事幾乎沒有了,武官極少有晉身之階,同品級武官地位也比不上文官,所以由武轉文是勛貴之家保持長久活躍在京城權力中心的必要決策。

長陽侯政治敏感度還是很不錯的,給兩個嫡子的規劃路線也是最佳選擇,只可惜,事情未必會如他希望的那樣發展……

中秋佳節到來,長陽侯先和夫人去皇宮裏參加了宮宴,然後才回府舉辦家宴。

這次家宴就不僅僅只有長陽侯夫婦和兩個嫡公子相聚了,幾個庶出公子小姐和妾室都會出席。

俞玨也真正認全了原主的家人了。

原主傅俞玨的那兩個庶弟,長相都比較像他們的生母,恭恭敬敬的給長陽侯夫婦傅俞琦和俞玨行禮後,就低眉順目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除非是長陽侯開口詢問,否則他們絕不多說一個字。

長陽侯對兩個庶子三個庶女關注遠遠比不上兩個嫡子,但好歹也是自己的兒女,也是有幾分關心的,在家宴上也抽時間關心的問了幾句他們的學業生活。

三個庶女還好,問的多是關心生活方面,兩個庶子都是問學業,他們的學業有文有武,但都很平庸無奇,文比不上俞玨,武比不上傅俞琦,毫無出彩之處。

長陽侯對庶子沒什麽期待,要求自然放得也低,見他們學習進度慢,學業一般,也沒有什麽失望生氣的想法,就只淡淡的說了一句:“繼續努力。”

兩個庶子戰戰兢兢的應道:“是,父親。”

傅俞琦掃了兩個庶弟一眼,心中不屑的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