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是甜寵文女主的貴人[24](第3/6頁)

<<<<<<

俞玨去翰林院當編修之後,就每日點卯,用系統222的話來說,就是每天打卡上班當社畜。

他跟著嶽父曹父拜訪了許多文官,自己又是正經科舉入仕,翰林院裏的這些官員們,就算有看不上他勛貴出身的,也不會明面上表現出來,畢竟長陽侯尚且大權在握,不是好欺負的,又有侍讀學士林大人的關照,許多官員都有主動向他示好,他有什麽問題去詢問老官員,都是知無不答的。

俞玨背後有靠山,自身也是個八面玲瓏的性子,他想與人交好,相處之時自是處處叫人如沐春風,交情就是這麽處出來的。

於是他在翰林院並沒有遭到長陽侯擔憂的排擠,反而混得如魚得水,風生水起,比同屆狀元張銓混得還要好。

張銓是沒落的官宦子弟,耕讀之家,背後沒什麽大靠山,全憑自身學識考中狀元。

本以為考上狀元後是魚躍龍門,是海闊天空,但他沒想到的是,考上狀元後居然是來翰林院坐冷板凳。

狀元三年出一個,翰林院這種清貴之地,最不缺的就是狀元了,上一屆狀元和上上屆的狀元,如今可都還在翰林院裏熬資歷呢。

張銓看見上屆和上上屆狀元的現狀,難免就代入進去了,想到自己也會在翰林院裏熬上個五六年資歷,他整個人都覺得特別窒息。

相比之下,俞玨這個搶光他風頭的榜眼,在翰林院就混得太如魚得水了,上司和頂頭上司都對他贊賞有加,背後家世不凡,嶽家得力,不出意外必然是前途無量。

自己前途晦暗無光,別人前途光明,自己家世平凡,別人家世不凡,自己嶽家普通,別人嶽家給力,這種強烈對比,讓張銓心裏極為不甘。

於是他憤而決定——抱大腿。

俞玨家世好能力強前途光明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張銓他再怎麽羨慕嫉妒這個比他小了十多歲的年輕人也沒用,難道他還敢給人使絆子得罪人不成?怕不是覺得人生太長想走一下捷徑,早死早超生了。

所以張銓就化嫉妒為動力,直接找俞玨抱大腿。

他不是不想找侍讀學士林大人這樣的粗大腿抱,但他一個沒什麽人脈關系的小狀元,從六品芝麻官,想抱人家三品大員的大腿也沒機會啊。

倒不如抱一下未來的粗大腿,投資一下同年同榜的榜眼。

只要未來金大腿飛升的時候讓他抓一下腳背,帶著他一塊兒小飛一下就好,能省去他十幾年的奮鬥。

張銓的示好,俞玨沒有太過意外,在進入官場之後,科舉名次早就不重要了,看的是背景靠山和自身能力。

俞玨在會試前就對張銓此人進行過詳細調查了解,知道這是個幹實事的人,年少時因為讀書耗光家資,家裏一貧如洗,全靠寡母刺繡養家,他為了不讓母親太辛苦,已經考中了秀才功名的他主動求娶了一個商家女。

張銓妻子是商家女,嫁到張家帶來了一筆豐厚的嫁妝,可以改善家裏條件,供他繼續讀書。

後來張銓考中了舉人,以他舉人身份,只是商戶的嶽家已經拿捏不住他了,很多人都勸他休妻再娶,舉人有個商戶妻實在丟人。

但張銓卻說,自己能考中舉人全靠妻子和嶽家鼎力相助,做人不能忘恩負義,不僅不肯休妻再娶,連別人送的美妾都不收。

張銓的嶽家大為感動,只是小商戶的他們傾盡家資供張銓繼續科舉,即使他落榜兩次也沒有放棄,終於在第三次讓他會試高中會元,殿試高中狀元。

即便是中了狀元,張銓也沒有拋棄出身商戶的糟糠妻的意思,回鄉祭祖後就帶著寡母和妻兒來了京城居住。

俞玨很欣賞張銓這樣的人,他一開始求娶商戶女的時候目的很明確,就是沖著娶她有錢去的,商戶願意嫁女兒給他,也是見他年紀輕輕中了秀才,有心投資他。張銓能在發達後不忘嶽家在他落魄時對他的幫助,可見他是個知恩圖報有良心的人,卻同時也不失利益考量,靈活機變。

俞玨收下了張銓的示好,兩人在翰林院裏接觸得越發密切了。

排名第三的探花郎看見張銓對俞玨的投靠示好,心中不屑冷笑,暗道:卑躬屈膝之輩,恥於為伍!

探花郎的出身與張銓差不了太多,只是稍微好一點,他父母雙全,還有一個大哥,家裏有兩個頂梁柱勞動力,他家不似張家那般窘迫。

他同樣也娶了商戶妻,不過是那商戶主動提出嫁女的,他看在銀子的份兒上答應了下來。

如今他那商戶妻已經成為了商戶妾,他剛與一個四品京官家的庶女定了親事,只等成親後,他的新嶽父就會托關系把他從翰林院轉到六部去,那他就有大展才華的舞台了。

論對俞玨的嫉妒,探花郎的嫉妒可比張銓要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