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我是科舉文男主的貴人[03](第3/6頁)

俞玨寫完後,看著奏折上的內容,十分滿意的吹幹墨跡。

他可真是一個絲毫不搶占弟弟功勞的好哥哥呀,他都快被自己感動到了。

俞玨命人把這封奏折送入京城,用正常上奏的渠道上奏給皇帝。

然後他又寫了第二封奏折,上面把何霖科舉舞弊的來龍去脈都描述得一清二楚,還附贈了一疊證人口供等證物,他把奏折和證物都放入一個錦盒裏密封好,然後再派人秘密送入京城,私底下交給皇帝。

大皇子生母早逝,自幼養在皇後膝下,與皇後和承恩公府關系密切,承恩公府也是擺明車馬的鼎力支持皇後養子大皇子。

皇後家世不凡,大皇子又占了半個嫡字和一個長子,一直在努力想辦法讓皇帝把他正式過繼到皇後膝下,那麽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太子之位非他莫屬了。

大皇子的勢力十分龐大,俞玨帶著六皇子來玉安府辦案,短短時間內就偵破玉安府知府的特大貪汙案,引得大皇子對俞玨這邊極為關注。

所以俞玨從正常渠道送入京城的奏折,就落入了大皇子手中。

大皇子一看奏折上面俞玨寫的內容,頓時大驚失色:“糊塗啊,何霖怎的如此糊塗,科舉乃國之根本,他怎敢在科舉上動手腳?!”

何霖等人科舉泄題舞弊,乃是為了私利,並非大皇子授意的。只是何霖他們仗著自己背後有大皇子撐腰,行事肆無忌憚,無所顧忌罷了。

現在大皇子突然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恨不得親手弄死給三皇子遞把柄的何霖等人,但偏偏因為何霖這個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十分關鍵,是他廢了好大的勁兒才把何霖安插進兵部,是他招攬勛貴武將、插手軍權的探路棋子。

何霖這顆棋子很重要,還沒發揮出他的重要性,大皇子無論再怎麽暴跳如雷,也舍不得舍棄自己費盡心思安插好將來能派上大用場的棋子。而且他也不能容忍三皇子抓住自己這麽大一個把柄。

雖然何霖等人科舉舞弊一事大皇子並不知情,但說出去誰會信?摻和進科舉舞弊案裏的人大多數都是他的門人,說沒有他這個大皇子在背後指使,只怕誰也不信。

因此何霖等人大皇子必須保下來,這麽大一股力量他無法舍棄。

大皇子決定先把人保下來,再好好教訓教訓這群肆無忌憚沒有分寸給他惹來大.麻煩的混賬東西。

大皇子目光陰冷的盯著奏折上俞玨大肆誇贊六皇子功績的內容,尤其是那一句“幸得六弟機敏,查出真相,若無六弟,兒臣定會毫無察覺,慚愧慚愧”。

大皇子咬牙切齒的道:“老六!還真是小瞧了你的本事!”

若非老六這個攪事精,老三肯定是查完貪汙案就放松了警惕,待玉安府新任知府就任後,他肯定就直接回京城了,根本不會去查什麽何霖科舉舞弊一事,自己也不會陷入這樣大的麻煩當中。

大皇子把六皇子給恨得牙癢癢,但山高水遠的暫時又奈何不了六皇子,只好憋著怒火,召集自己麾下幕僚謀士,商議該如何解決這個火燒眉毛的麻煩。

“諸位先生還請盡快給本殿下拿個主意出來,這奏折本殿下也只能扣留一段時間,不可太久,定要盡快送到父皇手中去的。”大皇子著急的來回踱步,看著那些陸續看完奏折內容的幕僚們說道。

幕僚們也覺得這個麻煩很傷腦筋,六皇子已經查出了何霖泄題舞弊的事,何霖已經暴露了,這捂蓋子也捂不住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何霖舍棄掉,盡量保住那些明面上就是大皇子陣營裏的官員,撇清何霖與大皇子的關系。

反正何霖只是大皇子安插的一個暗子,明面上很少有人知道何霖是大皇子的人,所以大皇子想要棄車保帥還是不難的。

但問題是,何霖這顆棋子的身份不一般,他是大皇子把手伸向軍權的第一步關鍵性棋子,若是舍棄了他,那麽大皇子想再把手伸到兵部和軍中,就極為困難了,三皇子的人必定會死守基本盤,絕不給大皇子再安插人手的機會。

幕僚們也看得出來,大皇子想要保住何霖,又想撇清科舉舞弊的關系。這無疑是非常難的。

終於有一個幕僚開口說道:“為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想保住何霖,就只能讓何霖從主謀變成不知情的無辜之人。殿下,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將那些知情人證全部都滅口……”

因為俞玨沒把六皇子搜集到的證據在第一份奏折中提起,只是大肆誇贊六皇子怎麽厲害如何根據蛛絲馬跡順藤摸瓜查到了何霖科舉舞弊一事,讓看到奏折的人,第一反應就是,何霖舞弊暴露全是六皇子的功勞,跟他這個三皇子毫無關系。

所以大皇子等人把仇恨值都聚集在‘多管閑事’的六皇子身上,又誤以為俞玨和六皇子還沒有抓到足以將何霖定罪的人證和物證才上奏皇帝請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