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我是科舉文男主的貴人[11](第3/6頁)

因為俞玨對京城趁機進行了大清洗,京城菜市口的地面都被染紅了。

所以他的登基大典拖了不少時間,才正式開始。

本來登基大典,俞玨打算按照正常皇帝登基流程走一遍的,但因為那天去見了他的便宜父皇,便宜父皇怕死主動說願意為他舉行禪讓儀式,俞玨便又讓禮部的人加了一個皇帝親手將玉璽交到他手上的禪讓儀式。

因為這個變動,俞玨讓禮部官員保守秘密,所以參加登基大典的其他官員們還都不知道有禪讓儀式,看見自宮變後完全沒了消息可能已經遇害的皇帝出現在登基大典上,還穿著一身龍袍,眾人還以為皇帝是逃出來了,打算振臂一呼逼他們一起反了三皇子呢。

這些官員們能從大清洗中活下來或者是留在朝堂上,就說明他們對皇帝不是那麽死忠的。皇帝真正的死忠臣子,有作奸犯科違法亂紀黑歷史的,都被俞玨給幹掉了,沒有嚴重違法行為的,都被俞玨貶謫了,至於貶謫後是什麽官位,得看此人的才能了,有本事的滾去偏遠地區幫助百姓發家致富,沒本事的就滾回家吃自己的去。

於是看見皇帝,這些官員們全都眼觀鼻鼻觀心,裝作沒看見。

好在皇帝也不是來振臂一呼求救的,不然沒人捧場得多尷尬呀。

皇帝走上高台,從一旁的太監手裏捧著的錦盒裏取出傳國玉璽,按照儀式流程遞交到俞玨手中,寓意著俞玨的皇位是他禪讓的,是名正言順的。

所有官員看到這一幕,紛紛松了口氣,跪下高呼:“陛下萬歲!太上皇萬歲!”

登基大典順利完成,一點意外都沒有發生,欽天監定的日子也非常合適,風和日麗天氣晴朗,也沒有出現什麽異常天氣。

俞玨登基之後,就封便宜父皇為太上皇,便宜嫡母為太上皇後,淑妃為淑太妃,還恩封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為親王。除了圈禁中的大皇子和六皇子,七皇子往後的皇弟們,俞玨也為了表示自己的心胸寬廣友愛兄弟,一個個都封了郡王。

至於被尊為太後的林貴妃和被封為皇後的三皇子妃以及位分各不同的其他妾室,就不必多提了。

俞玨登基後頒發多道聖旨,大加冊封,後宮冊封除了當事人和當事人的家族,很少有人多關注,大家更關注的還是俞玨對那些有從龍之功的人的封賞。

鎮北將軍府成為了鎮北公府,林老將軍這個鎮北將軍成為了鎮北公,一躍成為大周的頂級勛貴,爵位起碼能襲承六代,就算日後子孫不肖也能有爵位作為保障,交出兵權的那點不甘也就消散了。

那些追隨俞玨左右的手下,全部都有升官封賞,他清洗了不少忠心於太上皇和六皇子的官員,空出來的官位正好讓他的人去填補占據。

林宥家中,林宥自從俞玨正式登基之後就開始急得整日裏在屋子中四處亂轉,拖著跛了的右腿走來走去,把地磚都磨平了一層。

他自從鄉試被人陷害打了五十大板,跛了腿後,再也無緣仕途了,不得不選擇追隨還是三皇子的當今搏一個從龍之功。

如今他搏成功了,不知三皇子曾經許諾給他的報酬是否會兌現。

林宥實在不甘心就這麽碌碌無為的做一個普通人,封侯拜相,是每個有野心的人心中的夢想,他不想倒在進入朝堂的第一步上。

林宥打聽到封賞聖旨一道一道的下達,那些追隨三皇子的人幾乎或多或少全都有封賞,他心裏也漸漸放松了不少,顯然俞玨不是那種食言而肥過河拆橋的人,對封賞功臣還是很大方的,應該也忘不了他的功勞。

果不其然,沒過幾日就有來自宮中的太監捧著聖旨前來宣旨了。

林宥以進獻水泥有功被封為安國伯。

高產量糧種的事聖旨裏沒提到,林宥就知道這件事大概還不到對外宣布的時候,他就按捺下期待,高高興興的領了聖旨。

安國伯這個爵位的封號,一聽就是為日後晉升安國公做準備的,林宥也很有信心,只要給他時間,他腦子裏還有很多關於現代能在大周用得上的知識可以用來換取爵位的提升,俞玨遲早會對他升無可升的。

宣旨的太監一走,林母就激動得緊緊抓著林宥,說道:“兒啊,你成伯爺了?咱家有爵位了?娘成誥命夫人了?”

林母高興過了頭,直接暈了過去。

林宥嚇得把聖旨都扔了,抱起林母就沖到林家養著的大夫的藥房裏,大喊道:“大夫,快來看看我娘怎麽了!”

這在家中養一個大夫以備不時之需,還是林宥向三皇子府學習的,他對古代的醫療水平有些不太信任,怕突發疾病來不及請大夫,便在家中養一個大夫,每個月都讓大夫把個平安脈,相當於每個月體檢一次了。

反正林宥有玻璃分紅,養十個八個的大夫也養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