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我是年代文女主的貴人[01](第2/2頁)

楊博文去上大學,陳小蔓就自己在外面做一點小生意。

國家開放了,允許個體戶出現了,雖然這個時候做生意依舊是被人看不起的,但陳小蔓抓住這個時機,做起小生意來還是很賺錢的。

陳小蔓就這麽一直陪著楊博文讀完大學,楊博文帶她回家見家長,她才知道楊家的家境有多麽好,自己的家庭條件與楊家懸殊有多大。

楊博文與自己家裏人之間的關系並不是太和睦,因為他母親早已去世,父親又再娶,後來繼母生了個弟弟,楊博文在楊父心中地位就直線下降。

當初下鄉時,本來楊父是可以想辦法讓楊博文留下來的,只是需要花費人情關系和金錢,但被繼母阻止了,繼母不希望楊父把楊家的資源花在繼子身上。

楊父就什麽也沒做了,楊博文倒也沒因此而生氣什麽的,畢竟他自己也挺願意下鄉去幫助農村進步發展的,他不是吃不了苦的人。

但讓楊博文感到不滿的是,等到了他弟弟下鄉的時候,楊父就費盡心思的托人給他弟弟找了個工作,就為了讓他弟弟能夠留在城裏。

不患寡而患不均,楊博文願意下鄉,但不代表他看到楊父偏心的舉動心裏不會沒有意見。

所以楊博文在考上大學之後也沒有回楊家來一趟,直到大學畢業了,他分配工作了,想和陳小蔓結婚,才帶著陳小蔓回來見一見楊父。

楊父對楊博文找了一個農村女孩很不滿,堅決不許兩人結婚,反對得十分激烈。

不管楊博文怎麽說陳小蔓的好,對他的付出,楊父全然不顧,就是覺得兒子娶一個農村女孩太丟臉,不肯答應下來。

這個時候轉機出現了。

楊父所在單位有領導下來視察,其中身份地位最高的那個林教授在見到陳小蔓之後,竟然待她非常親切,還要收她當自己的幹孫女。

只因林教授曾經被下放到陳家灣生產大隊的牛棚裏居住,日子過得饑寒交迫的時候,是陳小蔓悄悄伸出援助之手,給他送了一些食物和棉花,讓他撐過了那個難熬的冬天。

後來林教授被平反,恢復了原先的身份地位,並且更進一步之後,也始終惦念著陳小蔓曾經的援手之情。

如今再見到陳小蔓,林教授就待她很親切,甚至願意收她當幹孫女。

林教授那是楊父高攀不上的貴人,眼見著自己瞧不起的農村女孩成了貴人的幹孫女,楊父立馬變臉,不僅不阻止楊博文和陳小蔓結婚,反而還催著他們早日結婚,主動出錢給兩人置辦婚禮。

這種前倨後恭的姿態,陳小蔓即使再鄙夷,也不得不看在楊博文的面子上沒有表現出來。

後來陳小蔓做生意,也沒少從林教授那裏得到各種幫助,陳小蔓的生意越做越大,楊博文在工作上也受到了林教授的照顧,平步青雲。

林教授臨終前,還把自己的全部遺產都交給陳小蔓繼承。

因為林教授當初會被批.鬥.下.放,都是因為他的親兒子為了討好自己的嶽父為了自己的前程故意舉報陷害自己的親生父親。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林教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親兒子居然會為了前程陷害他,毫無防備之下中了暗算,淪落到住牛棚的地步。

所以後來林教授平反了,堅決不肯認那個陷害自己的兒子,哪怕他只有這麽一個兒子,寧可無子孫承歡膝下,也絕對不認。

死後也把大筆遺產都給陳小蔓這個幹孫女繼承。

這個林教授的全名就叫做林俞玨。

俞玨看完原劇情之後,對陳小蔓這個女主倒是沒有太多反感,畢竟原主落難不是陳小蔓的緣故,陳小蔓也確確實實的對原主伸出過援助之手。

或許有人覺得那點食物和棉花,完全比不上後來原主對陳小蔓的幫助,但事情的價值不是單看表面的,要看具體情況。

在原主饑寒交迫的時候,一點食物就足夠讓原主得到拯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