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我是年代文女主的貴人[07](第2/2頁)

楊博文頓時明白剛才那個女知青究竟在為難李承媛什麽了。

看來今日又輪到李承媛做飯了。

幸虧剛才楊博文看見那個女知青好像是在欺負李承媛的時候,想到自己不清楚事情來龍去脈的真相,就沒有發言權。所以沒有貿然指責那個女知青,而是選擇轉移話題打斷兩人的對話,避免事情鬧大。

現在看來他果然是明智的,看事情不能片面,看似是女知青為難李承媛,實際上是李承媛做的事情過分了,才導致女知青說話不客氣的。

當初分配活計的時候,男知青都是分配到挑水劈柴這種活,女知青則是負責做飯洗衣,分工合作。

後來因為李承媛不想幹活,然後男知青裏就出了一個做飯的另類。

沒想到李承望做飯還確實味道挺不錯的,他替代李承媛去做飯,才沒有引起大家的不滿。

楊博文對李承媛這個嬌嬌女的印象也不怎麽好,大家這些知青們都是來自城裏,哪個不是嬌氣的,但除了李承媛,就沒人這麽冠冕堂皇的不幹活。

這些人就連被大隊長陳富民分配的下地幹活,頂多是身體素質不行累得夠嗆悄悄偷偷懶,像李承媛這樣明目張膽的直接不去幹活,還真沒有。

楊博文和李承望的交情一般,但同住一個知青院的男知青,又是同時來到陳家灣生產大隊的,比起以前的老知青,兩人之間的關系還是不錯的。

所以楊博文看見在廚房裏忙活的李承望,問道:“今天又是你妹妹做飯?”

李承望好脾氣的笑了笑,說道:“是啊,不過她哪兒會做飯啊,我來給你們做,讓你們多嘗嘗我的手藝,看我的做飯水平下降了沒有。”

楊博文將裝滿了野菜的小竹筐放在了廚房的角落裏,對李承望說道:“你總這麽幫她,不可能幫她一輩子的。既然選擇了下鄉,那麽遲早要適應這裏生活的。”

楊博文其實是懷著幫助農村進步發展的夢想來的,只可惜現實遠比夢想殘酷,陳家灣比他想象中還要艱苦貧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就算想幫助陳家灣進步發展,也無從下手。

陳家灣的村民們更在意的是地裏的糧食產量,侍弄莊稼,而這恰恰是楊博文的短板,村民們也不會縱容他拿莊稼當實驗品去實驗他的想法。

所以楊博文的夢想暫時破滅了,他現在的想法就是盡快適應農村生活,融入村民之中,然後再慢慢的尋找其他機會。

楊博文都這麽努力的適應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農村生活,他就對一直不願意適應融入農村的李承媛沒什麽好感,又一個把城裏人身份當做驕傲的無知之輩。

倒是適應很快的李承望更入得了楊博文的眼,就是李承望這種無條件溺愛妹妹的行為,讓楊博文不太看得慣。

李承望知道楊博文是在為他好,但他攤上這麽一個妹妹能怎麽辦呢,總不能真的不管她。

李承望心裏也奇怪李承媛最近的異常,明明以前在家裏會做飯的,怎麽下鄉之後就不會做飯了呢?

李家可不是什麽條件優越的家庭,即使在城裏,父母都是工人,但也只是城裏最底層普通的人罷了,李家四世同堂,李爺爺奶奶還在世,大伯家表哥已經結婚生子了,一套不算很大的房子裏住著爺爺奶奶和大伯一家五口人,再加上他們一家四口,那套房子住得極為擁擠,家裏經常發生矛盾沖突,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爭執起來。

所以李承望和李承媛在李家從來就不是什麽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爺小姐,而是很小開始就學會做飯了。

李承望有時候覺得下鄉來倒也挺好的,起碼不用在家裏聽大伯母和表嫂的指桑罵槐了。

他就是奇怪自己妹妹怎麽下鄉後把做飯的手藝都忘了。

或許妹妹她是不想做飯,故意偷懶才說自己不會做飯的吧。

李承望心裏這麽想道。

而實際上,李承媛是因為重生之前已經習慣了用現代化一些的燃氣灶了,早就不知道農村這種灶台該怎麽用了。

現在的李承媛是真的不會生火做飯,她也受不了農村的這種環境。

上輩子她就算混得再不如意,國家已經發展到全面奔小康了,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都普及到家家戶戶了,哪像現在連有一台老舊電視機都算是走在時代前沿的有錢人了。

下地插秧除草翻土等辛苦的農活,她就更加幹不來了。就連現在那種簡陋的廁所她都無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