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2頁)

一躬身,又緩聲道:“在座各位皆是棟梁之才,寒窗苦讀來到長安城,何必將一句醉話放在心上?名門望族也好,白屋寒門也罷,將來大家為國為民,無論官職高低,皆是同樣的忠心人,英雄不為出身所困,效國之心不分貴賤。”

眾人震住。

好一句英雄不為出身所困,效國之心不分貴賤!

他們這幫寒門子苦讀多年,謀劃前途縱有幾分虛榮之心,但一顆赤子效忠之心是永遠不變的!他們迫切脫離自己的出身,迫切爬到更高的地方,為的就是將來能夠一展拳腳造福百姓。這位小郎君年紀輕輕,出身高門卻不輕視寒門,如此見識和雅量,他簡直是他們的知心人!

立刻有人激動問:“不知郎君如何稱呼?”

班哥道:“我家中排行第六,取字遺玉,各位若不嫌棄,喚我六郎或遺玉皆可。”

滿堂“六郎”“遺玉”寒暄聲此起彼伏。

得了眾人的青眼相待,班哥並未繼續籠絡人心,而是回身握住齊邈之手腕,勸他將劍收起。

班哥壓低聲音道:“你無需這般瞪著我,我自知入不了你的眼,你厭惡我也好,蔑視我也罷,等出了這船,要打要罵我們別處較量。新年伊始,小善兩個月來頭一次出宮,她好不容易散心一趟,難道你忍心讓她生氣惱怒,讓她擔驚受怕?”

齊邈之滿肚子譏諷到了唇邊又咽回去,他看向寶鸞,寶鸞抿著唇,黛眉緊皺,眸中幾分擔憂幾分緊張,還有一抹似有似無的恐慌,她盯著他的劍,像是打量他的劍上是否有幹涸的血跡。

齊邈之頓了頓,半晌,他將劍收回寶鞘,默默走到船頭吹風。

寶鸞重新坐回案邊,班哥替她夾菜。

周圍再次湧來年輕學子,這次不再是為寶鸞而來,而是想結交班哥。

班哥客氣婉拒,以照顧‘幼弟’為由,言明自己此次參宴只為陪伴‘幼弟’,若有機緣,定與大家再次相聚。

他斯文有禮,談吐儒雅,與人交談必視其目,給人一種真誠溫和的印象,眾人縱然可惜無法立刻與小郎君暢所欲言,但也沒有過多糾纏,貼心讓出艙內風景最好的位子,供寶鸞和班哥賞景。

寶鸞心不在焉,望著外面齊邈之的背影,喃喃:“他怎麽不進來啊?他不會想跳江遊回去吧?”

班哥剝一碗糖醋蝦仁,喂給寶鸞吃,柔聲道:“說不定齊郎只是想冷靜冷靜,待他氣消就回來了。”

寶鸞努努嘴,道:“他有什麽氣好消,我還沒消氣呢。”

班哥笑而不語,細心擦拭寶鸞下巴沾的油漬,又夾一塊糟白魚,去刺後喂她。

半刻後,寶鸞被美食吸引大部分注意力,吃得津津有味,臉上亦重新露出笑容。她拾起自己參宴的目的,一邊吃,一邊打量席間的郎君們,暗自在心中比量他們的相貌氣質身材。

班哥眼一眯,裝作若無其事,詢問寶鸞:“小善,可是這處風景不好,想尋個更好的位子?我們可以到樓上去。”

寶鸞連連擺手,悄聲問:“你知道今年的探花郎是哪個嗎?他人在這裏嗎?”

班哥一愣:“你尋探花郎作甚?”

寶鸞撒嬌:“你告訴我嘛,我想看看他。”

每年科舉取士,探花郎容貌最佳。能做探花郎的人,才學未必最佳,但臉一定要最好看。科舉點探花郎,基本看的都是臉。

寶鸞想直接看臉最好的那個,要是探花郎都不能入她的眼,今日就不必浪費時間了。

她一心為李青娘擇婿,完全沒有察覺身邊人的異樣。上一刻溫柔和煦的面龐,此刻卻寒意森然。因他低眸剔刺,眼中陰鷙掩藏在長睫投下的陰影中,是以無人窺得他的不悅。

無需班哥答,寶鸞已經尋到人。

她聽到有人交談喚了聲“探花郎。”

寶鸞眼睛發亮,灼灼定過去。

“果然不錯,長得一表人才。”她頷首評點。

靠北蘭花窗下坐著的探花郎遽然間被佳人注視,又驚又喜,一顆心怦怦直跳。

自佳人出現那刻起,他雖不像旁人那般心猿意馬,但也難免心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若能同美人親近,說上兩句話,三生有幸。

探花郎自問相貌不俗,今年登科被點探花郎,就是最好的證明。他今日見到寶鸞等人,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自詡容色好,可到了這些貴人面前,竟似落塵泥土。

探花郎確認再三,佳人在向他拋媚眼而不是對別人,她烏亮水靈的眼沖他眨啊眨,他幾乎快要被她滿目秋波溺死。

探花郎鼓起勇氣,朝寶鸞走了過去。